第116章

除了還在圈禁當中的直郡王和八貝勒,眾兄弟都是四爺用慣了的,朝堂上的文武大臣也是如此,每個人是什麽樣的秉性,擅長哪方面的差事,能力如何,四爺心裏頭都大致上有個數。

所以如今用起來也是相當順手。

這一點在前兩年就已經有人察覺到了,最近的體會可以說是愈發明顯了。

除了已經習慣的胤禎,大夥,包括本來就跟在四爺身邊的臣子,多多少少都有些不適應。

比如回京述職的年羹堯,他跟著四爺的時間不算早,但絕對是在十四爺前頭,而且是堅定的四爺黨,連自個兒的妹妹都在前幾年的時候給四爺做了側福晉。

當然父兄的立場,年羹堯是沒辦法動搖的,但凡是有些底氣的家族,都不會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兩頭下注,甚至是三頭下注,都是常規操作,沒什麽可奇怪的。

已經是四川巡撫的年羹堯,原本可以說是四爺手下的一名大將,既是心腹,也是不可被忽略的左膀右臂。

但幾年後再回京城,已經是隱形皇太子的四爺,手底下能用的人多了不少,而且還都不是平庸之輩。

年羹堯本以為自己在四爺的陣營裏是頭一份兒的,十三爺雖然出身比他貴重,但被皇上閑置了好些年,實在幫不上四爺什麽,自然也就不能跟他搶位置了。

可十三爺這幾年漸漸被啟用,又多了個十四爺,而且這位讓人摸不清楚的十四爺,還把九爺十爺一並給拉過來了。

就連誠親王可能都已經投到四爺這邊兒了,前段時間誠親王上折子請求建的兩處學院,據說最初就是四爺跟十四爺的主意,只不過交給誠親王去辦了。

這還不是投靠是什麽。

直郡文和廢太子之後,誠親王就是這些皇子阿哥們當中排行最高的了,如果連誠郡王都投靠了四爺,余下的那些恐怕也堅持不了太久。

這對四爺來說當然是好事,甚至對他來講,也是有好處的,自個兒站隊支持的人奪得大位的可能性越來越高,他沒站錯隊,之前的付出都是有回報的。

那就是付出的人越來越多,他在其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小,能收到的回報自然也就跟著縮小了。

本來想借著從龍之功平步青雲的年羹堯,要是能願意那才怪了呢。

一方面,年羹堯頻頻去四爺府上表決心,而且回回都不空著手去,以往八爺帶給下人,都是把好處撒下去,用銀子和權勢來收買人心,但到他跟四爺這裏,如今倒是反過來了。

另一方面,年羹堯還寄希望於已經做了四爺側福晉的妹妹。

他是外臣,不能去見自家妹妹,只能讓夫人前去幫著捎口信。

相信這枕頭風多多少少還是能起到些作用的,若是從妹妹這層關系上來論,他與四爺可不光是君臣,他還是四爺的舅兄呢。

妹妹若是能有個兒子,將來說不定他還有當國舅的那一天。

年氏自從進了雍王府,確實受到了寵愛,一度壓過了另一位側福晉李氏,就是這兩年,四爺前朝的事情太多了,無暇顧及後院,除了

福晉外,所有的人都受到了冷落,也包括年氏。

只是這話她沒法跟嫂嫂說,一是愛面子,二是說了也沒什麽用,父兄再是厲害,但不管是曾經,還是以後,也都管不到四爺身上去。

四爺這兩年忙於差事,但總有閑下來的時候,跟府裏頭的其他女子比起來,她最是年輕了,也最能等得起。

自打十四退出,四爺成為眾人心裏的隱形皇太子後,就連後院的子嗣也都有人時常留意了,嫡子逝世的情況下,也就只能開三個庶子了。

弘時是最先淘汰出局的,雖然是最年長的那個,但破了相,而且無論是性格還是能力都不出挑。

剩下的那兩個,從出身來看,肯定是弘歷稍微高出來一點,再看性格和能力,弘歷也比弘晝要強。

但讓所有人持觀望態度的原因是弘歷也就比弘晝要強上那麽一點,純粹是在矮個子裏拔將軍,弘歷可沒法跟當年的四爺相比,跟曾經的廢太子比起來,也差了很多,甚至連當年的八爺和直郡王也比不過。

這可不是大家欺負小孩子,已經八歲的弘歷,可以說早早的就進入大家視線內了,跟四爺、廢太子、八爺和直郡王八歲的時候相比,這位確實比不過。

經歷過九龍奪嫡的人,尤其是參與其中的人,讓他們接受弘歷是四爺的繼承人,多多少少都有些意難平。

在眾人眼中還算年輕的四爺,大概是一心都撲到朝政上了,雖無太子之名,但早已有太子之實,雖然免不了有跟皇上杠上的時候,但這麽多次有驚無險也都過來了。

四爺專心公事,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麽是雍親王府為什麽整整十一年沒有新生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