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大概是有恃無恐的緣故,弘歷雖然還只是個光頭阿哥,但自打出了先帝的孝期後,府裏邊就多了好幾個侍妾。

別看只是侍妾,但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幾個皇子阿哥被人放在放大鏡下觀察,後院之事也不例外。

按照規矩弘歷只給先帝守一年的孝期,做皇帝的確可以以日代月,滿打滿算只需要二十七日即可。

但四爺卻是準備如同民間孝子一般,紮紮實實守夠三年,朝政不可耽擱,但其余的方面,皆是按照孝期的規矩來,比如吃穿,比如房事。

就連選秀雖然沒有推遲到三年以後,但紫禁城卻是沒有打算再進人。

不過他只這麽要求了自己,對於妻兒而並沒有做此要求,尤其是皇後,他與皇後是兩輩子的夫妻了,又因著弘暉的緣故,所以但凡有可能,他都希望弘暉能再有一個嫡親的弟妹。

若是能培養成繼承人最好,若是不能,這世上也多了一個跟弘暉血脈最是相近的人,於他,於皇後,也都是一種安慰。

所以這三年他食素不要緊,皇後還是要好好備孕的。

雍正元年到雍正三年,後宮一直都沒有動靜,弘歷也知道,皇阿瑪是在為先帝守孝,雖然這做法迂腐了些,但與他倒算是好事。

若皇阿瑪就只有這三個兒子,那大概是沒有人能與他相爭了。

四爺登基之前的將近十年裏,一直都是朝堂上的隱形皇太子,沒有太子之名,但手中的權力早已超過太子之實,無論品性,還是能力都讓人心服口服。

至於登基之後,讓人心服口服的還有四爺的心胸,先帝把廢太子和直郡王關了十多年,都沒想著放出來,四爺倒是有氣魄,恢復了直郡王的爵位,又立廢太子為理親王,更重要的是還把人給放出來了,甚至交代差事給這二位。

八貝勒要晚些,但也在雍正二年就被放出來了,而且還被委以重任。

造船出海這麽大的事兒,皇上只用了兩個兄弟,一個是十四爺,另一個就是八貝勒了。

十四爺在皇上登基沒幾天的時候,就直接被封為親王,而且還領雙俸,成為議政大臣,連名諱都不必改,其!其他的皇子阿哥,名字當中的‘胤’都改成了‘允’,唯獨十四爺,還是跟皇上一樣。

盡管十四爺是總攬,但是某種程度上,八貝勒能夠跟十四爺辦同一件差事,就足以可見皇上對八貝勒的信重。

如果說皇上在做隱形皇太子的時候,就足以讓人信服了,那在登基之後,還有些讓眾臣摸不著頭腦。

先帝雖然也喜歡出其不意,但底下的老臣也不難揣測先帝的想法,即便是在儲位之爭上,也多是講究一個平衡之道,總體來講是有規律可循的。

但新皇就不一樣了,無論是造海出船,還是啟用廢太子、直郡王和八貝勒,甚至在很多的朝政安排上,都有些出人意料,看起來極為大膽,讓人忍不住擔心新皇會‘翻船’,但這艘船卻乘風破浪,越行越遠。

一眾參與其中的橙子也忍不住跟著心潮澎湃,他們幾乎可以預見一個盛世的來臨,而作為盛世的締造者,他們這些臣子也將跟著皇上一塊名垂青史。

古來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最大的心願和成就都莫過於如此了。

所以繼承人很重要,決定了盛世是否可以延續下去,有皇上朱玉在前,弘歷這個隱形皇太子就做的不是那麽讓人滿意了。

品行不能拿來跟皇上相比也就罷了,就連能力也跟當年的皇上差距太大了,都是做隱形皇太子,盡管有年歲的差距在,但能力相差遠勝於年歲相差,如此發展下去,就算弘歷過了而立之年,也很難能向皇上當年做雍親王的時候那樣。

不滿意,實在不滿意。

弘歷對自個兒倒是挺滿意的,文武雙全,既能把哥哥比下去,也能把弟弟比下去,他不光是把皇阿瑪當做自己的榜樣,還把已經過世的皇瑪法當做自己的榜樣。

要說做皇帝,還得是做皇阿瑪法那樣的皇帝,皇阿瑪雖厲害,但對自己過於苛刻了,處理朝政的時候比臣子都用功,省吃儉用,七品小官家的飯菜都比皇阿瑪的膳食來得豐富……

做皇帝做到這份兒上,在他看來,就很是沒有必要了,那是做聖人的標準,何必拿來強求當皇帝的人。

不過,他也就是在自家府上才會放松!松一二,在外面那也是嚴格要求自己,尤其是在皇阿瑪面前,想來不管是哪個做皇帝的,都應該希望繼承人跟自己相像。

弘歷沒覺得自己有恃無恐,甚至他覺得自己做的夠多了,比起已經完全放棄儲位的三哥,還有懵懵懂懂壓根就沒有爭權意識的弘晝,皇阿瑪應當更喜歡他才對。

弘歷已經把自己當作是皇阿瑪的繼承人了,所以無論是面對朝臣,還是面對兄弟,甚至是面對他的那些叔叔伯伯們,都底氣頗足,有時候還會端著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