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鸞缺 十二  懷薔宿薇(第6/7頁)

“月華流照君……”周子秦恍然大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的一句!”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他擡頭看她,問:“情書?”

黃梓瑕點點頭,又搖搖頭。她說不出話,只茫然地坐下來,望著那片灰跡。

在綠色液體的侵蝕下,整片紙灰已經化為灰燼,半沉半浮地散開。

那殘留的幾個字,終於,永遠消失不見。

周子秦還在自鳴得意:“不錯吧?我發現菠薐菜的汁水可以除掉衣上沾染的墨跡,然後又在古籍中找到提取汁水的辦法。用了這種特制汁水之後,紙灰上的墨跡會在紙灰溶解之前一瞬間,先被菠薐菜汁水褪掉顏色——雖然只有先後這麽些微的時間差,但已經足夠我們看清字跡了。我實在是太厲害了對不對?”

黃梓瑕勉強點頭,說:“對。”

周子秦這才發現她不對勁,忙問:“崇古,你怎麽了?你的臉色看起來……好難看啊。”

“沒……什麽。”她低聲說著,望了那盆已經變成灰綠色的汙水一眼,長長地深吸一口氣,勉強讓自己鎮定下來。

周子秦還在擔心地看著她。她避開他的目光,看看外面的天色,站起來說:“多謝你幫忙,我……先走了。”

“吃了飯再走吧,你每天奔波,有沒有好好吃飯啊?”

“沒時間了,王爺還在等我呢。”

回到夔王府,黃梓瑕覺得身心俱疲。

她強打起精神,照例先去見李舒白,告知了他那封信上的內容。

李舒白漫不經心地聽著,手中把玩著那只琉璃盞。琉璃盞內的小魚順著緩緩回蕩的水漂浮來去,身不由己,只能徒勞地擺著尾巴維持平緩。

“坐實了坊間的流言,不是嗎?”李舒白望著水中的小魚,聲音如此時盞中水,只泛起平緩的些許波瀾。

“是……”她低聲應道。

他終於轉過目光看著她,他的眼中第一次露出遲疑與思忖的神情,似乎想說什麽,但許久,終於還是移開了自己的目光,仿佛在勸慰她,又仿佛自言自語地說:“流言往往只反映一部分真相,或者,幹脆是虛假的煙霧。”

黃梓瑕不知他這句話的意思,在他面前站了許久也理不清頭緒,只好轉移了話題,問:“不知大理寺是否從張行英那邊拿到那張畫了?”

“沒有。”

她詫異地擡頭看李舒白。

“大理寺前去查看時,張行英打開櫃子,卻發現那幅畫已經不見了。”

“不見了?”她回想著當時張行英收好卷軸放回去的場景,微微皺眉,“張家父親十分珍視這幅畫,有重要事情才會拿出來懸掛祭拜,平時都鎖在櫃中……怎麽忽然就丟失了?”

“大理寺的人認為,他是執意不肯交出,阻礙調查,所以在他家搜查了一番,但是並未發現。”李舒白說道,“原本,還可以說是湊巧,但如今看來,或許真的是有問題了。”

黃梓瑕心中掠過一絲不安,問:“不知大理寺準備如何處置?”

李舒白知她關心張行英,瞄了她一眼,才說道:“今日大理寺已經直接到左金吾衛傳喚張行英了,估計第一天應卯就被叫走,在左金吾衛內也會頗有傳言吧。如今左金吾衛已經發話,讓他先找出那幅畫來,再去衙門。以我看,若近日無法交出那幅畫,估計他會有點麻煩。”

黃梓瑕在心裏暗自嘆了一口氣,說道:“是,我會注意此事。”

李舒白又將旁邊的一疊紙拿起,交給她說:“這是大理寺交給你的,據說是你上次要他們查探的事情。”

黃梓瑕接過,自然知道是上次與周子秦提過的,張行英何時知道滴翠與公主府有關的事。

當時他說,並不知道此事,並不認識魏喜敏。

但大理寺的調查,白紙黑字,卻徹底推翻了張行英的說法。

黃梓瑕緊抿雙唇,將調查書收好,說:“既然這樣,恐怕我現在就得去張家跑一趟了。”

李舒白揮揮手,說:“去吧,估計左金吾衛的人都認識你了,不需要我的手書了。”

“實在不行,還有王府的令信呢。”她勉強笑一笑,站起來要出去時,忽然覺得眼前一陣昏黑襲來,不由自主便跌坐了下去。

坐在她對面的李舒白手疾眼快,一手推開了面前的幾案,一手攬住了暈倒的她,將她扶住,半坐在地上鋪的地毯之上,以免磕在幾案上。

黃梓瑕等眼前的那片昏黑漸漸退去,看著扶住她的李舒白,手動彈了一下,想要從他懷中站起,但無奈身體一點力氣都沒有,實在沒轍,只能低聲說:“多謝王爺……我可能是累了,休息一會兒就好了。”

李舒白低頭看著面容蒼白卻還一臉倔強的她,一言不發,將她橫抱起來,大步走到榻前,將她輕輕放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