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歌盡風流12

181

李沄自幼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長大,平時雖然對朝政沒展現出什麽興趣,可她在政治上的敏銳與生俱來。

父親駕崩,長兄繼位。

李弘從小就被寄予厚望,李治在世時,從不吝於稱贊長子。他生性仁厚,善良得甚至有些過分了,總希望許多事情都能做得好。他繼承了父親的仁厚體貼,卻沒能繼承父親不動聲色鏟除眼中釘的狠勁兒。

先帝在朝堂上縱橫捭闔,擺弄人心,當今的聖人阿兄卻是少了那樣的魄力。

李弘雖然不像父親,可也有出色的地方。

他似乎是為了當明君而生的,善於用人。

李弘登基,並未像旁人所想的那樣重用楊思儉,反而將裴行儉封為首席宰相。深得信任的雍王李賢,在李弘登基後也並沒有權傾朝野。

李沄窩在蘇子喬的懷裏,平靜地說道“裴相公挺好的,他對大唐的邊疆局勢了若指掌,這些年擔任吏部尚書,六部裏的人和其中的彎彎繞繞他早就摸透了。聖人阿兄心如明鏡,有識人之能。”

蘇子喬抱著李沄,沒說話。

他自年少時起,與李弘李賢都有交情,後來與李賢交往甚密,但對李弘,他也是了解的。

皇權之下,天家的親情有時總是令人揪心。

蘇子喬心中曾經為裴行儉抱不平,當日討伐突厥,裴行儉身為主帥,為大唐立下汗馬功勞,班師回朝,什麽賞賜都沒撈著就算了,還險些背上了背信棄義的黑鍋。

那時蘇子喬心中對李治,其實有不滿之心。

明知斬殺戰俘之舉不妥,為何要聽信裴炎的讒言?而裴炎膽敢提出斬殺戰俘,定是他背後勢力的指使。

誰是裴炎背後的勢力?

——當今太後武則天。

李治最終還是沒有斬殺戰俘,為了令那時的皇後殿下安心,他也沒有給裴行儉任何賞賜,甚至連口頭上的贊揚都沒有一句。

人人都以為先帝對裴行儉已經不再信任。

如今新帝即位,提拔裴行儉。

裴行儉的妻子華陽夫人,曾是太後的大侍女,深得太後信任。

先帝尚未駕崩時,新帝與太後之間勢力的博弈難分上下。先帝駕崩後,一看新帝的用人之道,怎麽看都不像是新帝要跟太後唱反調的架勢。

李弘的用人之道很穩,為政之道也並不激進,他並沒有推行什麽新政,只是維持著先帝在位時的制度措施。

無為,也是一種策略。

如今政權更叠之際,又是大唐飽受天災之苦的時候,任何新政都會激起矛盾。

李沄的手指按在蘇子喬的手臂上,低聲說道“我今日入宮,除了見阿娘之外,還見了聖人阿兄和皇後阿嫂。阿嫂私下與我埋怨,說阿兄自從登基後,便沒睡過一個好覺,總有操心不完的事情。如今不過剛入秋,阿兄的咳嗽之症就犯得厲害。”

“聖人的身體,一直是先帝和群臣的心病。”

李弘什麽都好,就是身體不好。

李天澤出生的時候,李弘人逢喜事精神爽,倒是有好轉。後來李治身體每況愈下,李弘頻繁監國,到最後幹脆直接將政事交給了武則天和李弘。

人一旦操勞,本來就不好的身體只會雪上加霜。

李沄說“阿兄的身體太差了,阿耶才會留下遺詔,讓阿娘幫著商討政事。”

“因為太後參政,所以你心中覺得不安?”

李沄回眸,看向蘇子喬。

她轉身,坐起來,雙手環上蘇將軍的脖子,嬌俏笑道“子喬真聰明。”

蘇子喬“……”

蘇將軍無語地望了長公主一眼。

這有什麽聰明的?朝堂之上,誰不知道太後只是借此機會韜光養晦,新帝的身體比先帝年輕時差遠了,皇太子李天澤今年不過三歲。

三歲稚兒,要他為父分憂,縱然是天縱奇才,也得等十年後才能提上日程

至於從前深受信任的雍王李賢,聖人信任這個弟弟也是有限的,畢竟,萬一他有個什麽三長兩短,皇後楊玉秀與皇太子李天澤孤兒寡母的,太容易被欺負了。

與其信任弟弟李賢,不如信任母親武則天。

母親一生都在追逐權力,熱衷於參政,可她畢竟也花甲之年。

李天澤總有長大的一天,而武則天終將會老去。

死亡是一場盛宴,誰也不會失約。

縱然是從前的溫潤君子李弘,如今身在高位,也不得不去思量這些事情。

蘇子喬心想,難怪李弘登基之後身體越來越差,朝堂上爾虞我詐,天子看破不說破,還得精通平衡之道,天天琢磨這玩意兒,能不差嗎?

但那些話蘇將軍只能放心裏。

溫玉軟香在懷,他何必煞風景?

蘇子喬擡手,骨節分明的五指插|入李沄柔順的青絲中,然後將她的腦袋壓向他。

長公主在將軍的懷裏化作了一灘水,任他掬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