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第2/3頁)

暈車的感覺太糟,如同沒了半條命,余之遇沒了矯情的心思,由他。

半晌,她略略緩過神來,輕聲問:“這要是我堅持自己開車來,困在半路上怎麽辦?”

肖子校沒擡頭,保持按摩的姿勢不變:“來接你。”那天她不聽勸,他就做好了心理準備。結果她主動求帶,倒省心了。

余之遇慶幸坐了蹭車,否則又要麻煩他,她看了看周圍:“還有多遠?”

肖子校換合谷穴按摩,反問:“後悔跟來了?”

遠處的山峰在陽光中沾染上絢麗的色彩,無限美麗。近在眼前的英俊男人屈膝在自己面前,手上按揉的動作溫柔且不失力量。何來悔意?

余之遇有氣無力地說:“難道我的眼神看上去不堅定?”

肖子校擡頭,對上她的眼,或許是先前差點吐了的緣故,那眼眸泛著水光,像林間余雨後的一滴,濕漉漉的,清澈見底,足夠堅定。

他心中一軟,語氣也不自覺放緩:“再堅持半小時。”

--------

大G駛入臨水縣時整三點,離肖子校預判的半小時幾乎分秒不差。

臨水名義上是個縣,實際就是個一眼能望到街盡頭的小鎮子。沿街有破舊的雜貨鋪,款式陳舊的服裝店,面館、理發店,衛生所,還有露天擺攤兒的商販,賣些平常的日用品,偶爾有帶車鬥的那種農用拖拉機緩慢駛過,無一處不透露出落敗的氣息,是窮鄉僻壤無疑了。

而所謂的中醫大教學基地,是座落於鎮上,附近幾個村唯一的一所小學校。

鎮上條件有限,小學校原本只是一個大院,院裏是普通的平房隔出來的幾間教室。中醫大將這裏設為教學基地後,才蓋了前後兩棟小樓,新添了桌椅,並在操場中央設置了升旗台。但相比城市的學校,一切依舊簡陋。

但並不妨礙這兩棟小樓成為鎮上的標志性建築。聽喜樹說,附近的村民到鎮上來的時候,都會到學校周邊看看,如同城裏人到景點打卡一般。

家境殷實的葉上珠驚訝於偉大的祖國還有如此落後的地方,余之遇關心的則是中醫大為何會將教學基地設在此處。這裏不僅距離南城很遠,路況還如此糟糕,學生來上一次課,未免有些奔波。

喜樹告訴她,來上課的師生是坐火車到明江市,明江到臨水那段公路路況尚好,大巴接送很方便,車程一小時。可如果他們自駕走明江那條線,就繞遠了。

之後他回身指向遠處:“那座山叫萬花山,經老師確認的,已經有200多種中草藥。還有多少沒被發現的,就不得而知了。”

相比之下,臨近南城市的山上,中草藥品種就太少了。采藥實踐課是中藥學專業學生與野生藥用植物面對面接觸的唯一機會。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實地了解了藥用植物的分布及野外生長狀況,並對所學的藥用植物學的基本理論知識進行復習、鞏固和驗證,同時采集到的各類藥用標本,以此豐富中醫大實驗室的教學標本庫。這一堂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肖子校作為中醫大藥學生的師兄,三年前便開始在這裏做道地藥材研究了。接受中醫大聘請時他提出建議,將此地設為教學基地。而翻新原有教室,以及建新教學樓和宿舍樓的資金也是他找來的。

喜樹還說:“老師提前一周過來,後續還要停留一段時間,除了做課前準備和藥材研究,還要領當地的孩子們上山認藥,他說,從小培養他們對中醫藥的興趣,或許能有人因此走出這裏。衛生所的大夫知道他是留過學的藥學博士,有時也會跟著。”

肖子校在這時和迎他們進校門的男人聊完,走過來為他和余之遇介紹道:“李校長,基地負責人。余之遇,南城大陽網主任記者,此次的隨行記者。”

李校長本名李星宇,年近四十,衣著樸素,膚色健康,個子不高,體型偏瘦,戴近視眼鏡,一臉斯文,看著不像本地人。問過才知道,他竟是南城人,年輕時來支教後留了下來,一待便是十六年。

余之遇頓時對這位李校長肅然起敬。

肖子校見她精神並未恢復,讓她先休息,自己則只洗了把臉,就和李校長談工作去了。

余之遇和葉上珠被喜樹安排到宿舍樓三樓最裏面的房間,兩人一間,有床,有書桌,沒有衣櫃,沒有獨立衛浴,洗臉洗澡都要去走廊的水房。和大學宿舍比不了。但能洗澡已是萬幸,況且來之前她們也有心理準備,沒什麽可挑剔抱怨。

顛簸了一路,余之遇確實有點累,頭也昏昏的,便沒急著整理行李,直接躺到了床上,沒幾分鐘就迷迷糊糊睡著了,直到被餓醒。她摸出手機看時間,差一刻鐘六點,睡了兩個多小時。

由於是周末,學校沒有學生上課,校內比較安靜,余之遇站在窗前往外看,操場上沒有喜樹和葉上珠的身影,連草藥也不知跑哪兒去了,反倒是肖子校的大G旁邊,站著個紮羊角辮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