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2/4頁)

阮綿蠻上山過程中,發現山上有許多野菜,長勢還挺好,想著下來時可以摘一點回去。

這座山不算高,她很快就在上面找到原身爸媽的墳墓。

原身自己對爸媽都只有一個大概的印象,留給阮綿蠻的記憶就更加模糊。

阮綿蠻也沒再山上多呆,將墳邊的雜草拔一拔,又按規矩祭拜完畢後便拉著推車下山。

別說,超市送的這種能爬樓梯的推車還挺結實,這麽顛簸著上山下山都一點事沒有。

下山時,阮綿蠻果然沿路采摘了不少野菜,有蒲公英、芥菜等等。

她一路摘到山腳下時,忽然聽到有人在遠處喊——

“是馮家安的女兒嗎?”

阮綿蠻一開始沒反應過來,隨後想起來“馮家安”是原身她爸的名字,趕緊擡起頭來,就見一個穿著灰布衣的老太太朝自己走來。

“我是。您是?”

“你都長這麽大了。”老太太看著她感嘆一句後道,“從你爸那論,你得叫我一聲表姨奶。”

村裏多少都沾親帶故,不過仔細論起來,這關系其實也不算多親近。

她這麽一說,阮綿蠻倒是有點印象。

如今還住在村裏的人不多,靠山這邊住的更是只有這位老太太,原身前幾年和外婆過來祭祖時遠遠看到她的房子,見那麽破舊的房子還有人住,好奇之下問過外婆。

阮外婆告訴她,對方也是個苦命人,新婚沒多久,丈夫就死在戰場上,於是就在這村裏守了一輩子。

原身心裏就是再不喜歡她爸這邊的親戚,也不會遷怒到這種烈士遺孀身上,阮綿蠻於是喊了她一聲:“表姨奶。”

“哎。”表姨奶熱情的應了一聲後,拉著她要去家裏坐。

老人頭發都已經花白,阮綿蠻不敢與她拉扯,只能順著她的力道跟她往家裏走。

“我記得你小名是叫冬冬吧?因為是在立冬那天生的?”

“是,您記性真好。”

“老了,記性比不得年輕時了。”老太太嘴上這麽說,嘴角卻還是因為她的誇獎翹起來。

“冬冬你喜歡吃野菜?我家裏有很多,新鮮的幹的都有,到時候你帶點回去。”許是看到她剛才在摘野菜,老太太道。

“不用,我自己摘了不少,已經夠吃了。”

“你那摘的都是地上長的,我家裏還有香椿,對了,我家還有村前頭老馮家給我送的田螺,你走的時候帶上,這會的田螺最肥不過,老話說,清明螺肥過鵝……”

阮綿蠻見這還沒到她家,她就恨不得將家裏東西都給自己帶回去,不由感嘆老太太們表達感情都是一樣的淳樸。

“真不用,您留著自己吃吧。”

說話間,已經到老太太家門口。

房子外表看起來灰撲撲的,實際上還是很結實的,不刮風不漏雨,裏面也接了電。

堂屋裏還是泥巴地,領著她進來後,老太太一面讓她坐一面道:“本來村幹部們說要給我重建房子的,我不肯,只讓他們給加固了屋頂,畢竟都這麽大年紀了,沒必要再浪費國家的錢。”

許是平常能說話的人少,老太太話一直沒停。

阮綿蠻安靜的聽著,不知道怎麽接話就點點頭或“嗯”一聲,直到老人忙上忙下的要給她拿吃的、沖糖水才趕緊道:“您別忙了,我不餓。”

“你這麽瘦,得多吃點。”老太太十分堅持的拿了一堆餅幹、水果、糖擺到桌上,還用搪瓷缸給她沖了一杯奶,“這都是過年時縣裏和鄉裏人送來給我的,你多吃點。”

阮綿蠻看著她剛開封的那奶粉罐上寫著的“老年專用”幾個字,將牛奶推回她面前:“表姨奶,這是專門給老人家喝的,而且有保質期,您別再留了,自己每天沖一杯喝吧。”

“啊,還有這回事?”老太太這才沒強求她喝,而是讓她吃餅幹和湯。

阮綿蠻意思意思的吃了兩口後,老太太道:“難得過來一趟,在我這住幾晚怎麽樣?”

“明天還有事,今天得回去。”老人很熱情,但阮綿蠻畢竟和她不熟,加上明天還得回去開店,只能歉意的回答。

“那中午在我這吃飯。”說完,老太太起身就準備去廚房。

阮綿蠻想說讓她不用忙,可又怕傷老人的心,幹脆起身跟過去道:“表姨奶我來做吧,讓您嘗嘗我的手藝。”

“你是客人,怎麽能讓你動手。”

一開始老太太還不肯,阮綿蠻又是哄又是勸的說了幾句,她才勉強答應。

老太太本來想著她不會用土灶台,嘗試兩下就會放棄,哪知她一開始動手,卻是熟門熟路,甚至連生火都難不住她。

“冬冬,難道你們城裏還用土灶台?”

對於老太太的疑問,阮綿蠻笑而不語。

古代的灶台比這還不如,這種土灶台自然難不住她。

廚房裏食材不算少,除了自種的瓜果蔬菜外,還有野菜、山貨和臘魚臘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