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行像節(第2/3頁)

謝青從外面進屋,小聲道:“公主,是正殿那邊的動靜,佛子搬去佛寺了。”

曇摩羅伽平時住在佛寺,這次不知道為什麽一直留在王宮養病,明天寺中舉行法會,他必須搬回去。

瑤英躺下繼續睡,心想:和尚好像總是半夜搬家。

翌日清早,畢娑一身簇新的戎裝,錦帶束腰,英姿勃發,捧著一大把鮮花登門,立在院門前,一頭金發閃閃發亮。

瑤英換上王庭女子的裝束,滿頭黑發梳成一條條小辮子,辮發上綁滿彩色綢帶和各色寶石,一身紅地團窠聯珠花樹對鹿紋翻領錦袍,袍袖綴團珠,腳下縷金長靴,學著其他人的樣子,腰間別了把嵌滿寶石的匕首,步下石階,仰起臉,微微一笑。

就好像漫天璀璨星光從雲端跌落,全都籠在了她身上。

畢娑目瞪口呆地望著瑤英,失神了半晌,直到她走到自己面前,朝自己揮了揮手,這才回過神。

“公主真美。”

他搜腸刮肚也想不出該用什麽詞來贊美公主,一下子變得笨嘴拙舌起來。

瑤英唇角輕翹,蒙上面紗遮住面孔,看著眼前抓耳撓腮的畢娑,忽然想起長安那群成日打馬追逐她的紈絝少年郎。

此時再回想長安的年月,恍如隔世。

行像節從一大早就開始了,城中灑掃道路,城門、門樓上支設帷幔,處處裝飾一新。

佛寺精美的佛像被置於二十乘高達三四丈的巨型四輪車上,繞著城中幾條主幹街道巡行。每一輛四輪車都美輪美奐,裝飾金、銀、吠琉璃、頗胝迦、牟娑落揭拉婆、赤真珠、阿濕摩揭拉婆,垂掛幛幔,傘蓋隨行,就像一座移動的小型宮殿。佛像則金銀雕飾,胸垂瓔珞,亭亭玉立,姿態莊嚴。

城中百姓傾城而出,男女老少,黃發垂髫,全都換上簇新衣裳,歡呼雀躍地跟著巨輪車湧向城門,口中念誦佛號。

畢娑帶著瑤英出了王宮,主街上人潮湧動,摩肩接踵。

謝青和謝沖眉頭緊皺,怕被人群沖散,緊緊跟在瑤英身邊。

阿史那畢娑一路上為瑤英解說每一道儀式,體貼周到,耐心熱情,人群裏時不時有人和他打招呼,他笑著回應,人緣很好。

被他的情緒所感染,瑤英暫時放下心事,感受王庭盛會的熱鬧歡慶。

城門下的長街鋪設氈毯,二十乘巨型四輪車緩緩駛到門樓下的高台前。高台上設了香案,珠圍翠繞,金光閃閃,身著華服的王公大臣們走下高台,脫下氈帽,赤足迎上前。

一陣清越的樂聲從南邊飄了過來,激昂的人群忽然靜了一靜,所有人屏息凝神,自覺地退到道路兩側,擡起頭,注視著長街另一頭,神色恭敬,目帶狂熱。

瑤英順著眾人的視線望去。

在兩列手執香爐、身著法衣的僧人引導下,一頭身披彩幔珠寶、裝飾華麗的大象從南邊緩緩走來,象背上設有寶座,一人端坐寶座之上,面如冷月,眼似蓮華,一手持蓮枝,一手捧蓮花,一身寬大的雪白金紋袈裟,眼眸微垂,似在禪定之中,周身似有淡淡的佛光華暈籠罩,恍若神祗。

曇摩羅伽來了。

他淡淡地瞥一眼眾人,世間萬物仿佛都不在他眼底。

道旁熙熙攘攘的人群安靜了片刻,然後爆發出響徹雲霄的歡呼聲,所有人仰望著他,神情激動,滿面紅光,爭相朝他拋灑鮮花,有人想上前觸碰他的衣角,被藍衫中軍騎士攔下。

樂聲婉轉圓潤,鮮花飄落如雨。

大象走到高台前,溫順地屈膝,王公大臣上前兩步,跪在象足旁,曇摩羅伽垂足,踏著大臣的手和肩膀登上高台。

謝青和謝沖愣了一下,小聲問:“公主,這是什麽規矩?他們的王居然踩著大臣的肩膀!”

瑤英和他們解釋:“這是升座禮,在天竺和西域很常見。”

她視線落到大臣身上,康莫遮等人規規矩矩地立在高台下,神態恭敬,臉上沒有一點怨憤之色——看到曇摩羅伽的聲望如此威隆,他們敢不規矩嗎?

高台上響起一道醇厚溫潤的嗓音,曇摩羅伽開始宣講,用的是普通百姓都能聽懂的胡語。

瑤英聽了一會兒,只能聽懂一個大概,他講的是佛陀目睹人生悲苦,從而厭倦人世、參禪悟道的故事。

他聲調清冷婉轉,帶著一種清朗從容的韻律,百姓聽得如癡如醉。

半刻鐘後瑤英就完全聽不懂了,擡頭看向高台之上的曇摩羅伽,他面容俊美,氣度出塵,身上已經完全看不出重病的痕跡。

瑤英發現自己好像從未見過曇摩羅伽站立的姿態,剛才他踩著大臣的肩膀登上高台,長身而立,身形高挑挺拔,看起來好像比畢娑還要高一點。

他患的到底是什麽病?

法會持續了一個時辰,阿史那畢娑聽到一半,引導瑤英從人群退出來,帶她去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