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吃肉(第2/3頁)

末了,僧人雙手合十,一臉佩服的表情,歸坐。

小僧人繼續點名,每一個被點起來的僧人都一臉振奮,連續向曇摩羅伽發問,曇摩羅伽一一作答,聲音平和。

瑤英看得一頭霧水。

緣覺小聲和她解釋,這類似於佛辯,眾僧將他們的疑問寫在皮卷上交上去,曇摩羅伽抽中誰,誰就能和他展開一場簡短的佛辯,萬事萬物,佛法佛理,從無到有,天上的雲,地上的草,什麽都能辯。

瑤英咋舌,硬著頭皮繼續聽,僧人和羅伽辯論時用的是梵語,她聽不懂,不過雙方辯論的速度極快,光是看那些僧人或為難、或竊喜、或失落、或絞盡腦汁冥思苦想的表情也很有趣。

曇摩羅伽抽中十卷經文後,小僧人撤下托盤,台下僧人臉上的表情重歸平和,殿中氣氛變得輕松了許多,羅伽開始講法。

他先講梵語,然後改成胡語,偶爾夾雜另一種胡語,聲音清朗,音調婉轉,如玉珠落盤,帶著舒緩的韻律。

殿中殿外眾人全都聽得如癡似醉,不時有婦人低頭拭淚。

瑤英聽出曇摩羅伽在講善惡因果的故事,聽到後來就不大懂了。她腰板挺直,跪坐了半天,渾身酸痛,忍不住偷偷換一個姿勢。

一道清冷目光掃了過來。

柔和,又有種不露鋒芒的力道。

瑤英不禁一個激靈,立馬老實了,一動不動,繼續聆聽。

曇摩羅伽看一眼她漆黑柔亮的發頂,挪開了視線。

瑤英這回不敢動了,又坐了一刻鐘,人群響起此起彼伏的感嘆聲和誦佛聲,所有人起立,朝曇摩羅伽恭合雙掌,目送他走下高台,在僧人們的簇擁中離開。

等他清臒的背影消失在殿門處,瑤英心口一松:這就完了?他不會抽查她的功課?

原來只要她老老實實坐著聽早課就行。

瑤英起身正要離開,幾道人影罩了過來。

般若和幾個僧人站在她面前,神情嚴肅,冷笑著捧出幾本經書:“公主修習佛法,可有所得?”

瑤英嘴角抽了抽:剛才高興早了,抽查她功課的人在這等著呢!

般若站在瑤英跟前,腰板挺得像截白楊樹,開始抽背瑤英經書中的內容。

他問的剛好是曇摩羅伽讓緣覺提醒瑤英的部分。

瑤英一愣,隨即暗笑:和尚居然幫她作弊。

她雖然不能理解書中的深義,但背書難不倒她,對答如流。

般若皺眉,翻開另一本,繼續問。

瑤英依舊能流利背誦。

一連問完幾本,沒有難住瑤英,般若不由得有些氣惱,問:“可理解其義?”

瑤英雙眼微眯,笑著道,“不能。”

不等般若說什麽,她反問:“你都理解了?”

般若本想反駁,對上瑤英笑盈盈的眼神,臉上微紅,他不是剃度僧人,只是個追隨曇摩羅伽的護衛,哪敢說自己能理解書中經義?如果給出肯定的答案,肯定會被窮追不舍!

他只得搖頭。

瑤英微笑。

般若不肯服輸,追問:“公主這些天就背了這些?”

瑤英輕咳一聲,正色道:“我這些天潛心研習了一部經文。”

般若看著她的眼神充滿懷疑:“什麽經文?”

瑤英一字字背出《心經》。

《心經》,即《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短小精悍,唐玄奘版本的譯文總共只有三百多字,簡潔明了,卻含義無窮,因為它是從數百部佛經中抽取的精華部分,濃縮自幾百萬字浩瀚如煙海的佛教典籍。

瑤英想過了,這部在中原流傳很廣的經文足夠她應付接下來好幾個月的抽查,輕松省事。

她背得很流利,般若卻一臉茫然的表情:“你背的是什麽?”

瑤英比他更茫然:“《心經》?”

般若肯定地道:“我從未聽過此經。”

瑤英解釋說:“我背的是中原僧人玄奘法師翻譯的版本,可能和你們研習的不同。”

般若眉頭緊皺,和身邊幾個僧人對視一眼,其中一人朝他搖了搖頭,幾人小聲討論一會兒,道:“公主可有領悟?”

瑤英雙手合十,道:“經文雋永,我還未能領悟其中真義,不過多念幾遍後能讓心情變得寧靜平和。”

般若愣了一下,瑤英要是說有所得,他還能和她辯一辯真理,她這麽說,他還真找不到錯處。

旁邊一名僧人面露贊賞之色,頷首道:“公主能有這樣的領悟,就是真的在潛心修習。”

瑤英笑得謙虛。

般若眼角抽了抽。

僧人們朝瑤英敬禮,轉身離開。

瑤英問一旁的緣覺:“我這是通過考驗了嗎?”

緣覺笑了笑,道:“公主表現得很好,以後城中的流言蜚語也能少些了,只要公主表現出在修習佛法,這些僧人就不敢刻意為難公主。”

瑤英心中一動。

曇摩羅伽囑咐她好好應對考察,原來是為了幫她,讓她在聖城的日子能好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