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密會(第2/3頁)

蘇丹古忽然停了下來。

緣覺立馬刹住腳步。

蘇丹古回頭,面具下的一雙碧眸平靜地掃他一眼,“文昭公主和你說起過水莽草的事?”

緣覺一怔,遲疑了一下,點點頭:“公主和屬下說起過……公主說長期服用此藥不妥,讓屬下勸勸王……”

一開始,他和阿史那畢娑擔心瑤英會泄密,又怕她借著這個秘密要挾他們,對她多有防備。後來兩人發現她不僅守口如瓶,還很關心佛子的病症,懸著的心放回了原位。

這事沒人問起,他也就沒有主動稟報。

緣覺認為自己沒有做錯,阿史那將軍囑咐過,文昭公主只是個過客,和她有關的大小事務不必告訴給王知道,不過蘇丹古問起,他還是下意識覺得心虛,聲音越來越低。

蘇丹古沒有責怪他,在廊下站了一會兒,轉身離開。

緣覺有些摸不著頭腦,悄悄吐出一口氣,小心翼翼地跟上去。

……

下午,瑤英換了身高昌貴族女郎的裝束,和蘇丹古一起離開庭院,來到和楊遷約定好會面的地方。

楊遷個子高,一身小袖錦袍,頭裹巾幘,腳踏錦靴,立在人來人往的道旁,猶如鶴立雞群。

瑤英臉上蒙著面紗,挑起氈簾,隔著人群朝他示意。

楊遷沒認出她,繼續伸長脖子朝人群張望,直到馬車到他跟前了,他才反應過來,看了看車廂裏頭梳發辮,身著黃地團窠花樹鷹紋翻領小袖長衣的瑤英,笑了笑,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齒。

“公主這樣的妝扮正好,我為公主備了衣裳,正想提醒公主換上,倒是多此一舉了。”

瑤英一笑,依娜夫人每晚在王宮舉行宴會,出席的王公貴族都是盛裝假面的打扮,她提前打聽過,連面具都準備好了。

楊遷視線掃過戴著面具、氣勢森嚴的蘇丹古,敏銳地覺察到他身份不簡單,而且必定身負武藝,一時起了和他比試一番的心思,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瑤英不想讓他發現蘇丹古的身份,往前踏出一步,擋在蘇丹古面前,示意他可以出發了。

楊遷收回視線,點點頭,道:“進宮以後,公主就說是我的堂妹,我有十幾個堂妹,好幾個和公主差不多的年紀,宮裏的人分不出來。”

瑤英點頭記下,戴好面具,回頭看著蘇丹古。

面具遮住了她的臉,只能看到一雙彎成月牙的眼睛。

光從這雙眸子就能看出來她一定在笑,明澈雙眸流波轉盼,盈滿笑意,像揉碎的日光跌進幽潭,星星點點浮光閃爍。

蘇丹古沉默地看著她。

瑤英指指自己臉上的面具。

她戴的面具是張兇惡的夜叉鬼臉,和他平時戴的面具一模一樣,也是一半青一半紅。

蘇丹古眸光微垂,盯著她臉上的面具看了一會兒,擡腳走開。

瑤英失笑,一攤手,笑著跟上他。

……

薄暮時分,王宮中最大的廳堂點起數百支蠟燭,燈樹似在灼灼燃燒,燭火輝煌,恍如白晝。

堂中帷帳高懸,一班樂伎盤腿坐在帳下,次第奏起琵琶、箜篌、篳栗、羌笛、洞簫、小鼓、銅拔,笙樂陣陣,庭中鋪設氈毯,身姿纖瘦的舞伎踏歌起舞,腰肢柔軟婀娜,身著輕薄紗衣的侍女仆從往來穿梭,人影幢幢。

堂前設幾案坐榻,一張鋪了紅氈的長案上擺滿佳肴果點,碗碟酒盞堆摞如山。在場賓客都盛裝華服,頭戴面具,或坐或臥,欣賞歌舞,觥籌交錯,或手執鎏金銀杯來回走動,與人笑語,角落裏時不時爆發出一陣大笑聲。

瑤英跟著楊遷走進大堂。

楊遷一路看到王宮一派歌舞升平,處處歡歌笑語,又是失望又是憤怒,差點掀了面具。

世子姐弟被送去北戎為質,依娜夫人以美酒佳肴、美人歌舞來麻痹貴族,這些人居然連這點誘惑都抵抗不住,沉溺其中,醉生夢死,他怎能不氣?

瑤英真怕他沖動之下直接掀翻長案,小聲提醒他:“楊公子,尉遲國主在何處?”

楊遷想起正事,收斂怒氣,帶著瑤英穿過人聲喧嘩的廳堂,打發走幾個健仆,穿過一條幽靜的小道,來到一處支設帷帳的氈帳前。

瑤英在外面等著,看他進去,裏面傳出說話聲。

片刻後,一個衣衫不整、頭發散亂的胡女從裏面走了出來,經過瑤英身邊時,故意沒有掩住衣襟,露出胸前紅梅點點的雪膚,狠狠地瞪她一眼。

瑤英嘴角輕輕抽了抽,顯然,這胡女以為她是楊遷為尉遲達摩帶來的新歡。

她回頭掃一眼只隔了一條廊道的廳堂。

舞伎隨歌起舞,滿座賓客紅光滿面。楊遷帶她進宮,蘇丹古就隱匿了蹤跡,現在不知道藏在哪個角落裏。雖然她一個人置身在陌生的宮殿中,但是知道他一定守在附近,心裏並不覺得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