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打劫(第2/3頁)

提起這個瑤英就頭疼,曇摩羅伽前幾天問起她的梵語學得怎麽樣了,般若頓時亢奮不已,恨不能幾天之內教會她幾百部梵文佛經。

“法師想度我出家,般若每天捧著一堆卷軸追在我身後,逼我刻苦研習,我最近看到般若就繞道走。”

畢娑腳步一頓,眼底一抹異色飛掠而過:“王想度公主出家?”

“法師提過一句……”

瑤英點點頭,發覺畢娑面色古怪,目光凝定在他臉上。

“有什麽不妥嗎?”

畢娑的臉色很快恢復如常,搖搖頭,道:“王向來如此,看到有慧根的人,便想度他出家。”

說著話,親兵解開其中一輛大車的氈布,畢娑和莫毗多上前,發現大車裏滿滿當當,裝滿黑色長弓和一捆捆箭矢。

莫毗多拿起一張長弓,拉足弓力試了試,眉頭輕皺,大手抓起一把箭矢,走到一處地勢空闊的地方,彎弓射箭,嗖嗖幾聲,箭勢猛烈,如流星趕月,每一箭都正中一輛空著的大車。

士兵跑步上前,費了半天勁兒才把箭矢拔下來,響起一片叫好聲。

莫毗多臉上並無得意之色,把長弓遞給畢娑,道:“這張弓的弓力接近兩石,很結實。”

畢娑眼神閃爍,看向瑤英。

對於行軍打仗來說,一石弓力的弓就屬於強弓了,通常攻城時,以一石弓射對方的城墻箭垛,騎射時則用弓力稍微小一點的七鬥弓。

接近兩石弓力的弓,射程接近王庭的弓/弩車。

瑤英迎著畢娑嚴肅的凝視,道:“王庭的弓/弩車威力強大,用來守城時,可以阻擋北戎騎兵,但是弩車笨重,征戰時移動不便,多用來守城、守陣。這些長弓雖然不及弓/弩車的射程遠,但是拉力強,配合戰陣,可以射穿三層鎧甲。”

畢娑環顧一周,心中顫動,幾十輛大車裏假如都裝滿箭矢,總數說不定有數萬枝!

“這些武器從哪裏來的?”

瑤英答道:“從北戎來的。”

畢娑張大了嘴巴。

瑤英解釋說:“北戎這些年征服了很多部落,有些人不願向北戎投降,四處流亡,成了亡命之徒。有個叫阿勒的酋長收攏殘部和流亡的勇士,成立了一支傭軍,只要給夠金銀財帛,他們就會為你賣命。”

“我之前雇傭過阿勒,讓他護衛我的商隊。從高昌回來的時候,我要他趁北戎內亂時截斷海都阿陵的補給,這些武器就是他們從一個防守空虛的北戎營地那裏搶來的。”

海都阿陵之所以沒有勝算,選擇直接認罪,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在暗處的人手整日被阿勒酋長騷擾,疲於奔命。

最後,瑤英補充一句:“將軍放心,阿勒酋長辦事利落幹凈,北戎人不知道這批弓箭的去處,他們假裝成運送布匹的商隊,一路上沒有走漏風聲。而且即使事發,也沒人知道是我下的令,絕不會為王庭帶來麻煩。”

畢娑看著瑤英,嘴巴半天合不上。

高昌回來的路上,他們遇到伏擊,文昭公主居然還不忘雇傭流亡部族削弱海都阿陵?

瑤英一臉坦然,接著道:“北戎人的弓騎兵訓練有素,每個人配備三匹戰馬,會用短弓、長弓,他們的短弓適合遠戰,長弓既能近戰,也能遠戰,射程遠的可以達到四百步。”

畢娑從震驚中回過神,道:“不錯,北戎人在馬背上長大,所有人從小就拉弓射箭,臂力極強,他們的弓騎兵個個都能在疾馳中彎弓搭箭,一旦發動攻擊,幾百人就能攻下一座營地。”

他掂掂手裏的長弓,“北戎人的弓看著平常,倒是結實耐用。”

瑤英道:“我見過他們制弓,他們還有雙曲弓,弓胎是改進過的,內層是煮過的牛角,外層包裹煮過的牛角筋,弓胎柔韌有力,弓弦鞣制牛羊筋,能承受很大的拉力,箭杆大多用樺木,這種弓制作不難,只要收集齊材料,男女都能熟練制作。”

畢娑眉頭輕皺,“制作不難……所以他們的弓騎兵都能配備這樣的武器,而且每個人都能熟練使用,人人都是弓騎手。”

北戎人野蠻,但這個野蠻的部落實力強大。

莫毗多在一旁道:“既然公主說他們改進過的雙曲弓制作不難,能不能尋匠人制作?”

弓/弩車制造繁瑣,材料價格昂貴,操作時需要幾個士兵配合,損壞的話,修補麻煩,王庭只有重鎮城池才配備有弩車。弓箭制作簡單,不依賴工匠,軍中士兵都能配備,若能加以改進,事半功倍。

畢娑搖搖頭,道:“我們早就知道北戎人改進過雙曲弓,但是要做出一模一樣的,沒那麽簡單……”

即使現在他們得到北戎人的武器,也不可能在短時間裏模仿出來。

瑤英打斷他的話,道:“我的匠人做得出來。”

畢娑一驚,差點被自己的口水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