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貪念(第3/5頁)

瑤英並不意外會得到這樣的回答,李德謹慎慣了,不會輕易把精銳魏軍投入到收復河西之地的戰場上,她從來不指望他派出援兵直接和北戎交戰,只要得到中原王朝的支持和回應,事情就好辦了。

現在李玄貞就在她眼皮底下,北戎忙著和王庭交戰,涼州軍可以出兵策應,他們何須把全部希望都放在朝廷的精銳身上?

只有當他們壯大起來、能夠給北戎造成威脅的時候,李德才會投入兵力。

不過到了那個時候,這支隊伍已經有了規模,李德只能和他們合作,而不是命令。

瑤英目中含淚,看著眼前的青年們。

他的親兵一個一個圍了上來,和青年們一樣跪在她腳下。

王庭士兵沒有靠近,騎馬守在一邊,遙遙觀望。

瑤英立在山丘間,肩披霞光,笑了笑。

“你們都是高昌最英勇的兒郎,在沙州,瓜州,還有很多像你們這樣的兒郎,你們頂天立地,是收復河西的希望。”

“楊遷組建義軍,聯合各地心向魏朝的世家大族,隊伍正在不斷壯大。”

“沒有魏朝的兵馬,我們自己上戰場。”

“沒有糧草,我們自己籌措。”

“這支軍隊,就叫西軍!我們要聯合所有想要東歸的部落,自己收復故土,奪回家園!”

狂風卷過,吹動瑤英身上的衣袍,衣袂翻飛。在她身後,幾面代表她的旗幟在狂風中舒展開身姿,飄蕩飛揚。

青年們望著她,滿是疲憊的面龐煥發出異樣的神采,目光灼灼,重新燃起鬥志,熱血沸騰——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他們一定可以完成祖輩的遺願,回歸故國!

……

長風獵獵,暮色壯麗。

不遠處,一支隊伍停在沙丘背後,馬背上的男人放下長弓和鐵箭,遙望立在瓦藍蒼穹之下和黃沙之間的瑤英,久久無言。

一旁的畢娑看著遠處的李玄貞,忍不住出聲道:“我從未見過文昭公主如此失態,公主肯定很想念她的兄長,盼著早日回到故鄉。”

下午,曇摩羅伽獨自返回營地,和畢娑密談,突然接到急訊,有北戎人在附近出沒,兩人想到莫毗多和瑤英,怕出什麽變故,帶了一支隊伍出來接人,順便截住北戎人。

趕到附近時,他們聽到廝殺聲,向莫毗多的人揮動旗幟,示意是自己人,慢慢靠近,正好看到瑤英沖進一個男人懷裏,兩人緊緊相擁。

畢娑一雙碧眼瞪得溜圓,眼珠差點掉出來,下意識去看曇摩羅伽的反應。

曇摩羅伽臉上蒙著防風沙的面巾,沉著地彎弓搭箭,幾箭射落北戎騎兵。

直到莫毗多帶人斬殺所有北戎兵,他才松了弓弦。

畢娑猜不出他臉上是什麽表情。

不一會兒,一個士兵過來傳話:“將軍,文昭公主好像找到她兄長了!”

畢娑心情復雜,一時好像松了口氣,一時又有點失望,腦子裏成了一團漿糊。

曇摩羅伽始終一言不發。

畢娑感嘆幾句,試探地問:“他們要回營地了,我們過不過去?”

“不必,直接回營地。”

曇摩羅伽收回視線,撥馬轉身。

他見過她失態的模樣,不過只在她做夢的時候,她把他當成李仲虔,緊緊攥著他的手,在他掌中依戀地蹭來蹭去,和他撒嬌。

但是那都不及親眼看到她沖下沙丘,不顧一切地撲進她兄長的懷中。

只有在李仲虔面前,她才能真正放松下來,像個孩子。

她有更信賴、更親近的人。

此前種種,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她從萬裏之外來,跨越重重山河,迢迢萬裏。

現在,她要回去了。

風卷起曇摩羅伽的衣袍,他摸了一下手腕的持珠,腕上空空如也。

……

兩隊人馬一前一後下了沙丘,正面遇上。

莫毗多立馬迎上去,和曇摩羅伽、畢娑小聲交談。

瑤英把李玄貞丟給親兵照顧,吩咐親兵撿回那對擂鼓金錘,看到曇摩羅伽,吃了一驚,驅馬疾走,想上前,看他們在議事,自己不好靠近,撥馬走開了。

趕回營地,畢娑幾人繼續去大帳議事。

瑤英請來軍醫為李玄貞和其他人治傷。

軍醫指著李玄貞,道:“他傷得太重,傷口容易感染,必須單獨睡一個帳篷。”

小兵為難地道:“幾座帳篷都住滿了……”

瑤英皺眉,“讓他住我的帳篷。”

緣覺睜大眼睛。

瑤英小聲說:“他身份不一般,留在我的帳篷,等攝政王回來,方便和他見面會談。”

緣覺恍然大悟,幫著打下手,把重傷的李玄貞挪到了瑤英的氈帳裏。

瑤英留下親兵照應,自己去見那幾個高昌世家子弟,問他們一路上的詳細情形和在中原時的經歷,他們是怎麽和李玄貞湊到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