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兩地(第2/4頁)

校尉嘆口氣,擡起頭,回望聖城方向。

風雪大作。

……

接連幾日大雪,大地銀裝素裹,荒原戈壁一片茫茫無際的銀白,林海雪原連綿至天際,狂風怒吼咆哮。

陰沉天穹下,巍峨雪峰依舊靜靜矗立,磅礴雄渾。

瑤英沒有回高昌,而是徑自去了一座離加茲國較近的屯兵邊城。剛入城,便命守軍加築工事,挖掘壕溝。

沒幾日,楊遷率兵馬趕到,摩拳擦掌,迫不及待:“等我率兵攻下加茲,看他們還放不放人!”

瑤英攔住他,問:“像加茲這樣的部落還有多少?”

楊遷冷靜下來,回答說:“這樣的小部落、邦國少說有數十上百個,他們不同於我們,還是分封部落制,既向我們納貢,也依附於其他強大的宗主國,定期向宗主國繳納賦稅,有時候會派兵隨宗主國出征。這些小邦國制度松散,野蠻不化,一旦有強大的外敵入侵,他們往往舉國投降。”

瑤英沉吟。

大國有大國的活法,小國有小國的生存之道。加茲只是個小部落,無所顧忌,仗著地利之便,偷安一方,把一套無賴手段用得爐火純青。大國不會勞師動眾去攻打他們:兵力多了,糧草不夠,兵力少了,打不下加茲。

這樣的小部落,一面定期納貢,一面陽奉陰違,如果率軍征服,他們會馬上舉國投降,狡辯稱那些劫掠之事和他們無關,但是等大軍離開,他們又會故態復萌。而西州兵現在兵力不足,不可能分兵駐守在商道上。

“再給加茲發幾道詔令,贖買人口的金銀我們可以加倍……”瑤英皺眉,道,“只要他們放人。”

楊遷怒道:“加茲國國王寵信巫師,欲壑難填,我們之前派出使者向他請求贖買人口,他一口答應,收下錢帛後又反悔!他們縱容戎人抄掠我們的商隊,強迫依附的部族將所有少女獻給他和巫師,很多部族為了逃離他的魔爪,被迫遷徙,被他抓回去當奴隸,加茲國橫征暴斂,國王殘暴,沒有信用可言,我們提高贖金,他只會繼續獅子大開口!”

瑤英淡淡一笑:“再派使團去一趟加茲,提高贖金。”

楊遷疑惑不解:“這樣是不是太便宜加茲國了?”

瑤英搖搖頭:“使團出發後,把這事傳揚出去,廣發詔令,讓商道上所有部落、邦國全都知道這件事,由商隊裏的斥候負責傳遞信息,最好能傳遍每一個角落。”

楊遷不語。

聽他呼吸急促,顯然在壓抑怒火,瑤英解釋說,“先禮後兵,可以少些傷亡。今天是加茲國,明天可能是其他邦國,我們不可能一個個部落攻打過去,想個辦法一勞永逸才行。”

楊遷牙關咬得咯咯響,沉聲應是。

半個時辰後,數十個輕騎斥候身負西軍向各個部落請求贖買流亡人口的詔令,策馬沖進茫茫風雪,奔向不同方向。

西軍的詔令很快傳遍各個大小邦國,加茲國國王果然像楊遷說的那樣貪婪無厭、鼠目寸光,不僅要求贖金加倍,只將一些老弱病殘歸還,還要求從所有路過商隊抽足足一半的稅。

楊遷怒火萬丈,恨不能立刻帶兵踏平加茲,再次請兵出戰。

瑤英再次勸阻他,命幾支商隊載滿貨物,去加茲以高價和當地部落交換皮毛畜肉。

她特意叮囑:“用銀幣交易,加茲國以銀幣收稅,你們盡量用銀幣。”

商隊奉命前去加茲,不久後傳回消息:從商隊這裏換取了銀幣的當地部落遭到抄掠搶劫,部落牧民悲憤填膺。

李仲虔讀出這封信後,瑤英叫來親兵,吩咐:“以我的名義邀請諸部落酋長,告訴他們,我們要在六河城舉行一場大會,商討商稅之事。”

六河城是每年各大部落交易貨物的地方。

西軍現在已經控制了大半條商道,附近部落不論私底下如何,表面上都不敢得罪崛起的西軍。各個部落或是想來探探口風,多占點便宜,或是不敢得罪瑤英,或是出於輕視,紛紛帶著兵馬應召前來。

到了大會那日,六河城人頭攢動,摩肩接踵,附近二十八個部落酋長、十二個小邦國派出的使者齊聚六河城,他們都帶了各族精銳,態度頗為驕橫傲慢。

有人小聲問:“加茲國國王沒來嗎?”

“沒來,國王驕慢,只打發了一個寵臣來赴會。”

眾人議論紛紛。

當臉上蒙著布條的瑤英出現在大帳之時,帳中安靜下來。

眾人為瑤英容色所懾,呆了一呆,加茲國使者有意羞辱瑤英,上前幾步,戲謔了一句:“文昭公主天姿國色,比我們國王寵愛的歌伎還要美。”

謝青拔刀,一刀斬下。

使者捂著鮮血淋漓的臉慘叫著後退。

謝青還刀入鞘,面無表情地道:“再有人對公主言語不敬,我拔了他的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