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那間胡同裏的工作室被喬溫韓佳琪租下來之後, 倆人就開始找了施工隊裝修。

房主原先是拿它做咖啡書吧的,所以內裏布局並不復雜。影棚的裝修也比較簡單,白墻,布景, 背景紙, 化妝間。燈具和各類擺設, 要等後期。兩個小姑娘沒請大裝修公司, 況且這種小單子, 人家也看不上。

裝修的活, 倆人輪流盯著。之前那房子又在工作室邊上, 喬溫拿著證件, 去補了不動產證, 又收拾打掃了一下。有時候回學校太晚不方便, 就幹脆住在了以前的老房子裏。

這期間,喬溫也又接到了溫韻白的電話。

那天溫韻白加了她微信之後, 倆人也沒再聯系過。這些天發生的事情又一樁接著一件,溫沐青突然回來, 霍燃又活得不像以前脾氣似的, 她拒絕了這麽好兩回,還老要叫她回去。喬溫心裏翻騰著各種情緒,也沒在微信上再聯系過溫韻白。

“小喬,”溫韻白在電話裏問,“我上次和你說的,有點讓你吃虧的實習方式,你還要聽嗎?”

喬溫笑,“聽。”

溫韻白聞言,笑意溫和, 耐心給她解釋,“我們網絡版和公眾號,一直有簽長期合作的兼職新聞攝影記者,只是薪資待遇和正式員工差得比較多。還有作品後期的版權問題,也得和你商量一下。你這兩天有空嗎?到我們報社來聊一聊?”

喬溫想了想,應聲說好,又在電話裏和溫韻白約好了時間。

第二天,喬溫上午就去了平成青年報的辦公大樓。溫韻白也一早在辦公室等著她了。

坐在辦公室裏的男人,似乎和平時在講台上的相差無幾,溫潤清和,沒什麽中年男人的官氣和架子。

“小喬來了。”溫韻白起身,和她打了招呼,並沒有像面試似的,自己坐在辦公桌後面,讓她坐在桌前的小椅子上說話。而是把人讓到了一側的單人沙發裏。

大概是學生對老師總有一絲絲的拘束感,見他還要給自己泡茶,喬溫趕緊起身說:“溫老師您別忙了,我不渴。”

“沒關系,你坐著吧。”溫韻白笑說。

喬溫撓撓耳骨,挺不好意思的。見他只是泡了茶就坐下和她聊起了正事,才放松下來。

溫韻白和她說了簽約合作的方式,又和她講明白了作品後期多少年內版權歸屬的問題。並且說,如果作品合適,也能有機會,出現在主刊上。喬溫一一了解應下。

等協議簽下來,溫韻白立刻給她推薦了一個工作。

“我們網絡版和公眾號這次有個中秋特輯,”溫韻白頓了頓,說,“小喬這個年紀的,還知道兔兒爺嗎?”

喬溫聽見這三個字,心倏地顫了顫,緩了兩秒,才刻意掩飾了一下剛剛情緒似的,翹了翹唇角,“嗯,知道的。”

“哦?”溫韻白唇角的笑意深了些,“我以為你們這個年紀的小姑娘,小時候不會玩這個了。”

喬溫想了想,說:“我母親,小時候在江城生活,後來跟著我外公外婆去了國外。再……再回來的時候,和我父親結了婚,對這些民俗的東西,特別感興趣。”

“我還玩兒過不少別的,不光是平城特有的東西。”喬溫笑著補充道。

“那再好不過了,”溫韻白笑說,“那位景泰東街的鄭老先生,就交給你了?”

等喬溫離開報社,裏頭的兩位員工才咬起了耳朵,“這是誰啊?咱們副總編親自接待?”

“不知道,沒見過,聽說是副總編在美院的學生。”

“哦——”拖長尾音挑了挑眉眼,一副頗為了然的語氣。

-

做攝影記者,不光需要攝影技術,更重要的在於記錄。

一幅好的新聞攝影照片,構圖色彩光線,都不一定是最好的,因為攝影師不一定來得及在最好的光線結構中摁下快門。除此以外,還要側重於記者這一身份,對新聞采寫,後期撰稿的要求也不低。

喬溫一早按照報社的要求,和那位住在景泰東街的非遺傳人鄭宏彥鄭老先生,約好了采訪拍攝的時間。

還是按照以往的慣例,提前到了目的地,等到了約定時間還差個十來分鐘,才走進去。

清末民初那會兒,景泰東街上遍布的多是書局,像是歷史的沉澱還在,剛踏進院子,外頭的喧囂就跟被時光隔開了似的,沉寂了幾分。

正屋裏頭,那位鄭老先生和幾個徒弟,正在給燒好的泥胎拋光。

鄭宏彥見了喬溫,微愣了愣。小姑娘著實年輕了些,像是個還沒畢業的大學生。

喬溫和他們打了招呼,鄭宏彥讓她稍等片刻,可以先上邊上的展覽架子上,拍些照片。

見他們在忙,喬溫淺笑著應聲,去了一邊。

紅磚壘砌的展架,上頭擺著一尊尊已經上好色的,穿著各色鎧甲,背插靠旗的兔兒爺。

喬溫舉起相機,把視線挪進取景框裏,又把思緒和那點克制不住冒出來的舊時光,一塊兒交給了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