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2/2頁)

這種情況下,凱瑟琳認為她應該探究真相,無論現實確定身份後他們能否繼續做朋友。

“說起這些,朗博恩附近聖誕節後發生了一件令人驚訝的事情。”

凱瑟琳不動聲色觀察著在場幾個人的表情——他已經了解到,伊莎貝拉夫妻身邊只有幾個女仆和一位駕車的男性車夫,還有一位會定期上門為伊莎貝拉做檢查的家庭醫生,這些人都不可能,如果她的朋友沒有說謊,那他正坐在他們之中。

“奈特利先生,你應該還記得我曾經向你詢問過威克姆先生的事情。”

奈特利若有所思,“如果基蒂你是指這位先生,那麽我猜測你想說的是他參與謀殺一事。”

凱瑟琳點點頭:“原來你已經聽說了。”

“他被審判時強烈要求達西出面,我從達西那兒得知了這件事。”奈特利先生的用詞很克制,說起這件事時也非常客觀。

平心而論,凱瑟琳自己是沒法做到這麽客觀的,這也有可能是由於威克姆惡意欺騙了她的家人,讓她對他生出了許多偏見。

當一件事牽扯到自身時,要保持絕對客觀冷靜需要遠勝常人的理智。而凱瑟琳是個靠感情天賦寫小說的二流小說家。

伊莎貝拉夫妻在凱瑟琳和伊麗莎白的簡單描述中得知了威克姆此人,約翰·奈特利冷冷地評價:“對於這樣的人,絞刑架是他最好的歸宿。”

伊莎貝拉滿臉害怕,“這真是太糟糕了。”

凱瑟琳附和:“是的,不幸聽到這樣的消息,而且我們居然還曾和這樣的人有過來往,真是讓我感到害怕。幸虧我的一位朋友給了我一些建議。”

簡莫名其妙看了她一眼,完全想不起來她當初哪一點表現稱得上害怕。

伊莎貝拉追問:“是什麽樣的建議呢?”

凱瑟琳目光不動聲色掃遍在座的人,溫溫柔柔地向伊莎貝拉告知了她的朋友給她的建議。

甚至在說話時,凱瑟琳格外留心,無論是順序還是遣詞造句都和那封信上的一模一樣。

伊莎貝拉聽了,說:“這些觀點非常有道理,基蒂,你的朋友一定是一位非常好的小姐。”

凱瑟琳知道她誤會了,但沒有解釋,只微笑抿唇。她眼角余光掃過周邊,沒有發現什麽線索,不由得有些挫敗,心想是不是她弄錯了什麽。

她沒有注意到,有人飛快地不動聲色望了她一眼。

約翰·奈特利這時候接上了伊莎貝拉的話:“這些觀點倒是與你的想法有些相似。你們都非常講究法律。”

這句話是對他的哥哥奈特利先生說的。

凱瑟琳擡起頭,驚訝地看著坐在身邊的奈特利先生。

作者有話要說:【本來想兩更放一起,但是下一章卡住了。所以先更一半QAQ。晚點更下一章,不要等。】

①:到《愛瑪》故事發生的時間線,伊莎貝拉有五個孩子,這裏時間線提前,所以他們還只生到第三個。原作裏對幾個孩子沒有詳細描述,所以做部分私設。

②:班納特太太因為女兒找到稱心如意的婚事而變得討人喜歡起來,這一設定參考《傲慢與偏見》結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