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第3/5頁)

俞向安:“……叔,是怎麽想的,心動嗎?”

“當然,但是不知道這政策會不會變啊。”

“要是變了那就改回來,你去公社問過了嗎,這要是幹部們不反對,就說明可行,我個人是覺得這是個提升積極性的好辦法。”

給集體幹活和給自己幹活那能一樣嗎?

之前也就是不偷懶,別的就沒有了,這要是自己的,能從早到晚都在田邊蹲著。

施肥除草除蟲樣樣不落人後。

俞順穩聽了俞向安的意見,去問了公社。

這還沒有定性,下面的人也拿不準。

他們不知道這有什麽好處嗎?

知道。

但是這要冒險。

要是過後上面的人說不允許,他們這些分了田的是不是就討不了好了。

除了俞順穩,其他生產大隊的人也陸陸續續去問了。

最後這邊的領導一拍板,決定前期先來問意見的大隊先試點。

要是後面成績好,其他的再推行。

紅星大隊就是試點的其中一個。

這要分田了,就要戶口,之前娶媳婦、生孩子沒入戶的,一窩蜂的跑去入戶,就怕遲了沒有分到田。

為了這個,掀起了一波結婚高潮。

楊慧麗操心的不得了。

三個兒子,只有大兒子俞滿昌結婚生子,剩下兩個,一個心有所屬,追媳婦追到上海去了,這前程是不用她操心了,小兒子年紀也不小了,沒有意中人,就是不願意結婚。

現在這要是趕緊相看一個,等結婚了,一進門就是帶著田地進門的。

這是多難得的大喜事?

他就是不樂意。

一說他就往外跑。

氣的她大罵,這就是個傻子!

大傻子!

她上輩子肯定是欠了他的!

*

改革開放對老百姓生活有什麽影響?

別的暫時還看不見,但是首先一個就是買東西就沒那麽難了,農民出售自家多余的農副產品沒那麽忌諱了。

以前沒有人大咧咧的跑去農村收東西,現在郊區已經不罕見了,相對應的,就是之前一直人聲鼎沸的副食品店除了肥皂布料等等工業類的產品,肉類和農產品都受到了不小的沖擊,櫃台的銷售員第1次品味到了清閑的滋味。

回城的知青也越來越多了,他們走街串巷,給城裏帶來了一些不穩定因素,也給這座城市增添了一些活力。

趙琳和趙覓來串門的時候都提起了知青回城這事情,他們兩個今年的高考一起落榜了,不過距離分數線不是太遠,趙力的意思是讓他們繼續復讀,之前對學習不上心,現在就花時間補回來,反正他們年紀還小。

趙琳和趙覓不想繼續念書,但是在他們爸的強壓下別無選擇。

他們挺喜歡來俞向安這邊串門,他們不空著手來,每次要麽帶肉,要麽帶點其他的,然後俞向安再把這些食材加工成美食,就能美美的享受一頓,也能放松一下。

他們去別的地方趙力會問很多,怕他們不學好,心玩野了,但是來這邊,他放心。

今天他們一個拿了一條兩斤重的草魚,一個拿了兩顆酸菜,俞向安就把這給收拾了,做了一個酸湯魚,大家邊吃邊說。

趙琳吐槽:“現在不是很多知青回來了,我爸現在忙的不行,已經好幾天睡在辦公室了。”

趙覓嘆了一口氣:“那些知青找不到工作,又沒有其他得糧食的門路,也是沒辦法,不走彎路就好,我學校那條路街口有個修自行車的,有那騎自行車上課的人,經常車爆胎或者是氣嘴不見了,就是那個修自行車的人幹的,這樣他才有生意。”

趙琳氣憤:“這人太壞了,就是沒證據,我有一次車爆胎了,我就懷疑是他幹的!”

趙覓:“還有的幹起了偷雞摸狗的事兒,我家那裏還好,沒什麽人會不起眼的投到我們家去。”畢竟是公安大院。

趙覓:“我有個同學家裏陽台曬了十來斤的臘肉,被偷走了一半,心疼的他臉都綠了。”

趙琳:“我有個同學也是,她家裏是雞被偷了,是我同學媽特意去鄉下收來給她嫂子坐月子的,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我爸他們都超負荷工作了。”

俞向安:“一口氣安排這麽多人的工作不現實。”

首都的單位已經在盡力的收人了。

俞向安就在學校裏看到了不少新面孔,都是新招進來打雜的。

趙琳咽下嘴裏滑嫩的魚肉:“所以估摸著很快就要開放讓他們自行謀生了吧,允許他們做點小生意之類的,我今天這條魚就是跟一個回城知青買的,不知道他是從哪裏拿到的,我看到還挺新鮮,活蹦亂跳的,就買了。”

趙琳舔了舔嘴唇,她看到這魚的時候,就想到了酸湯魚這道菜。

她想吃,現在遲到了,果然,如記憶裏的美味。

俞向安點點頭,她已經有段時間沒有看到紅袖章出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