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第3/5頁)

出頭鳥不好當。

*

每天早上,一大早的就會有人等在鹵味店的門口,手裏拿著桶或者盤,都是大容量的。

他們是來批發的。

每次提前一兩天過來登記,說明自己要的種類和數量,到了日子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拿到貨了之後,他們就會分散開,去別的地方兜售。

本錢低也能做這一行。

賣不出去,還能自己吃。

來批發的,大都是知青,也有把工作給孩子頂班了的大娘大爺。

不管是誰,只要是正經做生意的,都賣。

火鍋現階段還做不到,鹵味就不一樣的了,本身冬天就能保存較長時間,帶去哪裏很方便,等到批發的行當一做起來,當月的凈利潤就到了三千。

跟利潤形成對比的,就是他們的辛苦勞累程度也翻倍了。

火鍋主要就是材料的清洗、分裝,其他的還好,鍋底調料俞向安都是準備好的。

鹵味也還好,她把最開始的鹵汁做好了以後,就比較簡單了,但是不停地看著火候,還有放入材料也是一件麻煩事。

陸笑一個人是忙不過來的。

俞向安又找了附近一個大娘來打雜,負責洗菜洗盤子,這下子才輕松了。

看到新人來,其他四個人都不是很開心。

俞向安一開始還不明白為什麽,後來陸笑問她,會不會給他們降工資的時候才明白了過來。

俞向安給他們四個的試用期工資是每人三十,兩個月轉正,轉正加薪五塊起步,每個月另外還有獎金,包三餐,不包住宿。

這收入比起正式的工人都不低了。

還有獎金,那就更讓他們欣喜,忙碌?

忙碌好啊,這樣他們錢就拿的心安理得。

齊小惠從鄉下回來以後就一直在受嫂子的白眼,她也沒辦法,這還是他們兩口子都是首都人,離的近,不然少不了要夫妻分離,現在雖然也不住在一塊,好歹能時不時的見一面。

她帶著女兒住娘家,丈夫帶著兒子住婆家。

都是打地鋪。

但凡地方大點,都不會這樣艱難。

回來後到處去找工作,到處去碰壁,但一招工,那烏泱泱的人就讓人絕望。

現在是大冬天,不能睡地上,太亮了,娘兩個就睡在用凳子拼成的床上,翻個身都不敢,就怕一不小心掉下去。

她也哭過、罵過,沒用,所以一聽到有工作的時候她十分的開懷。

不管怎麽說都能有收入,至於臉,她早就沒有臉了。

天天被嫂子罵,自己女兒也跟著擡不起頭。

現在這是沒臉,但是有錢啊,要是能穩定,還能去租個房子。

因為知道她的困難,所以工作了十天之後,老板就給了她10塊的工資,說是預支的,剩余的在下個月的月中發放。

有了這10塊錢,她立刻拿出其中的5塊拿給她媽,在大家夥都在的時候給的,有了這5塊錢,她嫂子的臉色立刻就好看了不少,沒有再指指點點的罵她是個吃白飯的了,讓她松了一口氣,她媽更是喜極而泣,不管怎麽說,能掙到錢就好。

而且除去剛開始的難為情,她發現這日子也沒有那麽難過。

忙的根本沒什麽心思想東想西,每天一回到去,倒頭就睡。

她第一個月拿到的工資三十,另外因為太忙,老板給了五塊的紅包。

第二個月也得到了三十五,她給她媽買了一塊布,給侄子買了一雙鞋,現在她嫂子不罵人了,對她笑臉相迎,女兒吃飯的時候打多一點,還問夠不夠,她終於能擡起頭來了,這點子辛苦算什麽。

現在多了人,她是不是沒有那五塊了?

而且轉正的工資是不是也會減少?

她還盤算著,要是能在這裏幹半年,就在附近租個小房子。

陸笑也是這樣忐忑,齊小惠不好意思說,他在廚房幫著打下手的時候就問了。

他爺爺現在每天要吃藥,如果不是俞向安給了他這份工作,他都不知道自己能用什麽給爺爺買藥,要是沒有老板找上門,他都不敢想象他爺爺會怎麽樣。

是不是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爺爺變得越來越重,越來越重以後就只剩下他一個人?

每次回去看到爺爺好好地在那裏,就會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就怕做的哪裏不對,這樣的好日子沒有了,他們的日子就要過不下去了。

閑言碎語算什麽?忙碌算什麽?

口袋裏的錢才是真的,能買到的藥才是真的。

他恨不得再忙一些,得到更多的錢。

俞向安明白了:“你們放心,你們的待遇不變,何大娘來了可以讓你們做更多的事,這是有必要的。”她給他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魏福妮和顧南風聽到這話也松了一口氣。

不會影響他們的待遇就好。

他們接下來更不能懈怠了,能再招一個,就能再招第二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