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4/7頁)

“你不是有一點藝術天分,你是有很多。”

沒想到他要強調的居然是這個,秉持禮貌,柏泠回了句:“謝謝。”

謝謝學習系統,謝謝特殊獎勵。

“但是,”蘇曉一個大喘氣,轉折,“就因為你有天賦,就更應該好好珍惜它,好好用起來。”

“世界上多的是努力,但就因為缺了那點天份和機遇永遠不出頭的人。”

“而且大多數能成功,能留名的藝術家,都是全身心投入在一個方面的。”

蘇曉說得情緒激動,手緊緊抓住桌布的細繡鉤花,快扯出一個洞來。

他這幾句話的核心理論和之前說過的有點類似,但這次順耳多了。

如果她沒有系統,蘇曉這幾句話也不是一點道理沒有。

但她有。

“你認為我的努力程度配不上我的藝術天分?”柏泠精煉地提取要點。

直接被點出想法,蘇曉內心有點窘迫,面上卻極力崩住,裝作滿不在乎的樣子點點頭。

柏泠也點點頭:“我樂意。”

本以為會聽到反駁或者是解釋的蘇曉愣住,不敢相信他居然聽見了這麽一個像耍無賴一樣的回答。

也沒來得及作出反應,眼睜睜地看著柏泠提著書本離開。

回到房間的柏泠在書桌前坐下。

沒有繼續翻看書本,她思考起蘇曉的話來。

她當然不會因為蘇曉兩句話就不堅持自己的選擇。

她想的是那句——“多的是足夠努力,卻因為缺了那點機遇永遠不出頭的人”。

這句話是真的。

很多人不是沒有才華,也不是沒有信念去努力。

但究其一生,可能都得不到賞識。

運氣好的在死後作品被發掘,運氣差的就像幾顆砂礫一樣卷入海裏,無影無蹤。

......

從蘇家再次因為基金會上了一次熱搜後已經過去了近一周。

網絡上每天的信息都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將近年關,所有人都喜氣洋洋準備迎接新的一年,蘇家已經快被人們忘在腦後。

就在除夕前三天,柏泠停更好幾天的微博發了條新的動態。

【柏泠:“蘇憶”畫展邀請,詳情見(網址)@憶青社】

還沒等柏泠的粉絲反應過來。

憶青社的官方微博已經迅速轉發了這條,還附上了詳細解釋。

由柏泠提議,蘇家與憶青社合作發起畫展邀請,不限題材不限類型,從報名的電子稿中篩選合格的畫作進行長期畫展,每一個月進行輪換。

畫作篩選由憶青社和柏泠共同決策,場地經費由蘇家贊助提供。

這條微博剛剛發出時還沒什麽水花,柏泠的粉絲甚至更關注的是她修改了微博名稱。

直到被兩個美術博主轉發後,熱度才逐漸走高。

【水彩bot呀:蘇家這是另類慈善吧,這真是我年度聽見的最好的消息了/感動//轉發(原博)】

【美術博覽:@美術界的那些事兒@畫展第一線@繪畫...//轉發(原博)】

原來關注蘇家的好多人都是吃瓜群眾,都是圈外人,這會看見消息全都雲裏霧裏的。

最後還是明白點的網友出來解釋了。

[蘇家等於是把畫廊免費借給個人使用,還承包運營經費,相當於是給很多堅持夢想但看不見出口的畫家一個希望了/感動]

[和畫家在小畫廊的展出不一樣,憶青社自帶名聲,蘇家自帶資源,還有熱度,等於是提供了一個特別好的機遇/愛心]

這麽一解釋,評論裏就變成了大型蘇家誇誇現場。

還有曬出購買支持蘇家最新科技產品的網友。

就連從上次比賽結束就沒有音訊的代肆也出來發了條微博表示支持。

確認熱度上去,很多人都知道了這件事後,柏泠就沒再看手機。

她還有好多事情要忙。

上次冒出那個想法後,她就找蘇父說了一下,本來只是想在自己的個人畫展上邀請一些她在網絡上發現的有潛力的畫家。

結果蘇父聽完後和蘇母商量了好半天,畫出這麽大一個餅。

蘇父怕她想多,還特意和她解釋了一番。

政府那個福利業相關的項目蘇家已經拿下了,據風聲看,下一個就是文化產業相關的整合,又以素質教育為先。

蘇家借柏泠的想法,也是不明顯地早做準備。

乍一聽好像是很有道理。

但柏泠和他們相處這麽久,明白這肯定不是他們原來的計劃,為了她的心願臨時修改了而已。

只是沒想到憶青社居然那麽幹脆就答應了蘇家的提議,可以說算是有求必應。

“姐姐!”蘇皎皎突然在房間外敲門。

柏泠停下思緒,起身去給她開門。

“我能不能罵他?”蘇皎皎指著手機屏幕。

柏泠從她手上接過手機,定睛看了一眼。

【XX美院劉教授V:這種形式的畫展,讓一個乳臭未幹,學習繪畫才半年的丫頭參加篩選?這是給資本選韭菜還是給千金找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