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民間戰爭(第2/3頁)

縣令咧咧嘴,他對此事的看法是,好好的日子不過,偏發現了一個什麽礦:“賦樂縣哪能同意,明明是自己縣出來的礦,且昌縣這不是明搶嗎?且昌縣的想法也很單純,金脈上也沒寫著賦樂縣幾個大字,你叫它它答應嗎?那就應該見者有份。”

“壞就壞在這個爭搶上,兩個縣一個想獨吞,一個想分一半羹,實在是談不攏,礦也放下不開采了,雙方各出了頭頭,約了一片空地就開打,此地人打的實在,雙方互有勝負,組織動員工作越來越有經驗,越打規模越大,到現在已經每個縣動員了一萬多人,就在這開闊地面上發揮了。”

淩霄按著劍柄,疑惑問道:“按理說就是一個打群架,打幾天也就算了,為什麽打了這麽久?”

縣令覺得此問題最難回答:“將軍有所不知,一個是金銀財寶動人心,再一個此地民風彪悍,注重名譽,性格又爭強鬥狠,足足打了有快一年了。”

淩霄伸手指著空地上還在嗷嗷廝殺的雙方:“官府也不管?”

縣令當即稍微歪了一下腦袋,一副苦不堪言的樣子:“將軍,我們是眼看著這場械鬥不斷擴大,可是當地縣衙裏一共才二百人,扔進群架裏還不夠這些鋤頭菜刀塞牙縫的,我們實在是管不了啊,我每天都來這裏勸架,等到雙方打累了暫時休戰的時候,再下去勸勸他們。”

“不怕王爺將軍們笑話,窮山惡水出刁民啊,我不勸還好,越勸他們還越來勁,話不投機半句多,打的更是昏天黑地了,我都受傷好幾回了。”

淩安之把下巴墊在劍柄上一邊聽著縣令介紹,一邊看著這個戰場,扯著嘴角,感覺又好氣又好笑,他久在軍中,深知在軍備條件相當的情況下,最能決定勝負的就是悍不畏死的決心,兩軍陣前他們為了鼓舞勢氣操碎了心。

可這個地界,人家自動自覺的就眼珠子通紅的沖鋒陷陣了,彪悍異常,同仇敵愾,輕傷不下火線,這軍心太齊了,完全不用鼓舞,他的笑容慢慢的凝固了——

共同進退的決心、視死如歸的勢氣,為什麽不能為他所用呢?這要是成了他的兵,入了軍籍,當地也沒人打架了,一舉兩得,多好!

他眼中綠光一閃,猶如餓狼見肉,站起身來,直接大步就到了縣令面前,沉聲問道:“這些人開礦,不過是為了一碗飯吃,如果給他們一個飯碗,還打什麽架呢?”

縣令一腦袋愁雲繚繞,還以為淩安之是來興師問罪的,憂心忡忡地說道:“淩將軍,實不相瞞,本地多山,土地就沒勁,而且經常滑坡泥石流,自然災害不斷,哪有那麽多飯碗啊?”

淩安之用下巴指了指許康軼:“就算是開了金礦,那也是皇家的,發現了就要收歸國庫,和這些百姓有什麽關系?”

許康軼水晶鏡後邊眼光一遲疑,心想,和我們皇家扯上了什麽關系?我們根本就不知道這裏有礦。

知縣一遲疑,他摸了摸小胡須,疑惑道:“真的要收歸國庫?”

淩安之再接再厲,解釋道:“郡王殿下在此,不信的話,可以讓郡王殿下親自釋明一下。”

自作主張。

許康軼看著面前這個不知道打什麽餿主意的大尾巴狼,等著看看他又出什麽洋相,沒說話微一頷首,算是默認了。

知縣想到打群架這大半年來死傷的百姓,心裏有一絲悲憫,真是一生辛苦為誰忙,嘆了口氣:“唉,那賦樂縣和且昌縣的百姓以後還是得過吃不上飯的日子。”

淩安之裝作沉吟狀,想了一會道:“不過在下倒是有一個辦法,倒是可以給他們提供一個穩定的飯碗,就是不知道知縣大人願意不願意幫忙?”

知縣和衙役們全站起來了,連許康軼、花折都想知道他怎麽給這麽多人一碗飯吃,知縣急切地道:“願聞其詳,將軍請快講。”

淩安之感覺火候熟了,是時候拋出答案,他舉起吟雪劍往西方指了指,說的大氣凜然:“既然兩縣百姓打架還不一定能有飯碗,為何不去安西參軍,入了軍籍就有軍餉軍糧,不光一人能吃飽,全家能用軍餉活命。”

縣衙中人眼睛都是一亮,是啊,在哪裏打仗都一樣,為何不找一個正規打架,還有軍餉的地方呢?

許康軼無語的搖了搖頭,這個淩安之,真是見便宜就想占,一會又不知道怎麽借他的勢。

果然,淩安之趁著無人注意沖許康軼眨了眨眼,露出一絲討好的意味來,下一句和知縣說的話就和他有關:“翼西郡王殿下在此,那是一言九鼎,金口玉言,給在場這些百姓做個見證,難道還怕我們安西軍拖欠軍餉不成?”

淩霄不敢看許康軼的臉色,默默的當安西軍才補齊了他和淩安之軍餉的這個事根本沒發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