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重現少年行(第3/4頁)

******

入春已深,夏初要來了,在文都城修養生息了三天,淩安之本體質極佳,心頭一股最大的火燒過去,加上照料精心,體力已經恢復了個七七八八,和淩霄回到家換孝服去祭拜母親妹妹。

家族逢此大難,西北各省官場震動,表面上進門就痛哭流涕,如喪考妣。暗地裏紛紛慶幸突厥只屠戮了一家未大開殺戒,倒黴事沒落在自己身上,人人加強了家中防衛,往來淩河王府吊唁之人絡繹不絕。

景陽帝在京城也已震動,追封兩位夫人為賢姝、賢婧一品誥命夫人。

淩霄和淩安之心中雪亮,知道這也符合官場規矩,死了夫人太太吊唁的幾條街,不過人貴自知,若是西北侯淩安之和大學士淩川親自死了,估計著停屍在路上也沒什麽人問津。

老淩河王和淩川主持喪失,見淩霄攙著淩安之進門,再跪拜給父兄磕了幾個頭,淩河王出離憤怒,頭扭向一旁一言不發。淩川在他要趕回軍中的時候,拍了拍三弟的肩膀欲言又止,最後也沒說出什麽來,伸手往門口做了一個請的姿勢。

天色已黑,淩安之回到軍中之後就是慢慢修養恢復,淩霄不允許他再熬夜,早早的把他趕進了臥室休息,淩霄出去議事廳和營中為他處置一幹軍務。

淩安之頭發隨意一挽,臂上帶著黑色孝帕——軍中每天最常見的事就是死人,不允許戴孝,只能這樣表達哀思之意。

正專心看著西境的防禦圖,親兵首領魏駿賊眉鼠眼的進來了,“大帥,太原余家送來了一些補品,大帥要親自過目不?”

手下全知道淩安之從來不打理禮品的事,可是前些天他趕到文都城接大帥回軍營的時候,淩安之竟然破天荒的親手寫了一封信讓他郵寄給余情,魏駿吃驚非小,這麽多年大帥除了上報朝廷,絕少親自寫信,要是大帥的露水姻緣,離開北疆也就斷了,這明顯關系不止是露水姻緣的私情呐。

所以魏駿一聽說余府送來的禮物和書信,馬上賤嗖嗖的跑過來獻媚。

淩安之看他那擠眉弄眼的樣,不由得出聲的笑道:“賊猴子,我看你是皮癢,放在地上吧,我一會自己看。”

“嘿嘿,遵命!”

淩安之親手挨樣打開,大多數是一些千年人參、侍湯進補的食材藥材,一個盒子裏送來一個奇巧的小盆景,半邊假山上一棵小松樹,半邊可以灌上一汪可以循環的清水,順手擺在桌子上還挺雅致的,他左右搬著看了看,果然在花盆的側邊看到幾個小字,一看就是余情親手寫下的馬屁——光風霽月。

他拆開余情寫給他的花箋,坐在桌子上邊撚著圍棋子邊看,余情字跡秀正,先是抱怨他書信上的字跡龍飛鳳舞,她辨別了好久才能全部認全;又說自己已經完全康復了,家裏全不知道她受過傷的事,讓淩安之也趁著戰事稍歇靜心修養。

再說到“太原有百裏桃花,一城春水,滿城春光無限;待至夏日會有十裏荷花,萬紫千紅”,字裏行間流露出希望他能去太原之意;最後絮絮叨叨,三紙無驢的說了一句“家中春季收獲頗豐,有一百萬兩閑錢想長期存入天南的商號,大帥可有推薦?”

魏駿又敲門進來,看到大帥正嘴角含著一絲笑意借著燭台看書信花箋沒擡頭看他,“你來的正好,去弄兩條活潑點的小魚來,養在盆景的清水裏。”

魏駿:“大帥,梅姑娘來了。”

淩安之看著余情的花箋傳書,嘴角微微一翹已經站了起來:“余姑娘來了?這身上有傷還短時間內太原安西的亂跑,受得了嗎?快請進來!”

魏駿窘迫,心下暗想下次吐字要清晰一些:“大帥,不是余情,是梅絳雪梅姑娘。”

淩安之步伐一滯,旋即笑容更勝:“好久不見,快請!”

淩安之四顧掃了一眼,將花箋折起來夾在了地圖裏:“對了,把地下這麽多東西收拾一下,看茶。”

梅絳雪上次看到淩安之還是四年之前,淩安之夾槍帶棒的說什麽“露水姻緣”“骨肉情深”之類的話,梅絳雪即傷了朦動的春心、也傷了少女的顏面,直接和淩安之不歡而散。

她本以為淩安之打小歡跳活潑,平時對她也是曲意逢迎,自會賠個小心放低身段的找機會來緩和關系,畢竟二人有自小相識的情分在。

沒想到這麽多年除了淩霄冒名頂替送的禮物和寫的信,竟然只言片語也無,讓她芳心寸斷,只知道他平時有些心冷,沒想到薄情冷酷至此。她只能從別人的口中知道他連年征戰,平西掃北,一路擢升,已經加封了定邊總督和西北侯。

本來此次也無意要見,但是淩安之全家被滅門的消息實在太過慘烈,後又聽許康軼說起淩安之急火攻心又被困住大病了一場,已經回光返照差點一命嗚呼,是機緣巧合得到一頭熊的熊膽才活了下來——許康軼不知道余情和他一起被困的,外界全以為他是單刀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