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不按理出牌(第2/3頁)

七嘴八舌的聲音傳了來:“陛下,您這是奉天之命繼位,真是祥瑞,祥瑞啊。”

許康軼眼眸在水晶鏡後邊一閃,穩坐龍椅問謝翰林道:“為何只見石頭,巨龜呢?”

謝翰林忙出班啟奏:“臣不敢怠慢,已經將巨龜送到京郊萬佛寺中好生贍養。”

許康軼:“可是用清水養著呢?”

謝翰林手持朝板一躬掃地:“萬佛寺中俱是山泉水,清冽無比,最適合神龜蟄伏修養。”

許康軼站了起來,心想這個謝翰林簡直就是當面來說他是亂臣賊子的,背著手點了點頭,吩咐道:“元捷,你速派人去萬佛寺,把巨龜取回來,過了午時便要送到軍營中,給安國公送去。”

謝翰林不解為何巨龜要送到軍營中去,一時有些迷惑。

只聽朝堂上這位雲淡風輕地說道:“朕能夠上位,確實是得到了貴人的馱負,西北社稷軍上下將士舍命流血才匡扶了帝位,既然謝翰林認為神龜也有此功效,朕思來想去,覺得神龜活了多年,定然骨肉豐實,又用清水養著,燉一燉給淩帥裴將軍等人補補身子,也確實有用,謝翰林所獻的祥瑞甚和朕意。”

李勉思在心中苦笑,他和許康軼早些年曾經在西北平貪官,知道這位不敬神佛,沒想到現在登上了大位還是這麽離經叛道。

“啊?”滿朝皆是張口結舌,朝臣們不自然的面面相覷,這從萬佛寺把巨龜抓出來燉給眾位喝湯是幾個意思?

許康軼沒時間看這些人目瞪口呆,喝令元捷:“還不快去安排?誤了吉時眾位將軍晚上喝不到湯唯你是問。”

許康軼登基後,將翼王府禦賜給了花折居住,翼王府已經建成多年,只不過許康軼之前即便在京城也是住在澤親王府,多年來翼王府地廣人稀,花折將翼王府的名字直接改成了暮雪宅,有空了就修葺整改,住的相當愜意。

除了翼王府亭台樓閣不錯,還有一個原因,便是翼王府和淩安之的安國公府兩府後墻挨著,外界看起來兩府大門看向不同的方向,以為相距甚遠,注意不到這兩家是鄰居的玄機。

這日到了晚上許康軼又閑庭信步帶著侍衛出了宮,文武百官已經多次勸說他注意安全,當然無效,他自有一番論調:“朕若治國有方,自當四方拜服,朕當然安全;再者朕難道要一直呆在深宮後院不識民間疾苦不成?”

文武百官讓淩安之去勸,淩安之一口茶水差點沒噴出來,這誰敢勸陛下分居不成?

他眼眉都擰在了一起,大義凜然道:“陛下之所以能否民心所向坐定天下,便是因為了解民意知民情,金國入侵京城那一年,陛下如果不是經常微服私訪,怎麽會有向粥裏摻沙子那樣接地氣的政見?勸陛下困與深宮,不是勸陛下忘本嗎?”

——淩安之沒有辦法,直接加強了京畿防衛。

他回了翼王府,晚上和淩安之、花折、裴星元、元捷等幾個人在翼王府的小餐廳確實混上了王八湯喝,別說,味道還不錯。

早年淩安之幾番重病之時,余情走投無路,數次請求過上蒼神佛庇佑,而今看到這麽個出自萬佛寺的巨龜被活生生的燉了,非常於心不忍。

她也不能批評許康軼,因為許康軼早年殺貪官為了追求震懾效果舉起屠刀的地方就是城隍廟,不敬神佛不敬的是始終如一;只能嘲諷朝三暮四的淩安之道:“不知道誰當年在昆侖山還想出家當和尚來著,這神龜多年已經有了靈性,你可倒好,直接跟著胡鬧,吩咐人給燉了。”

就不能偷梁換柱,還巨龜一條生路嗎?

淩安之殺人如麻,基本不考慮巨龜和佛祖的感受,只覺得湯的味道非常鮮美,撈著碗裏的裙邊美的揚了揚劍眉:“我即使出家了也是一個武僧,這是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和抗旨不準比起來,估計還是佛祖更寬宏大度一些。

眾位朝臣嘲笑謝翰林馬屁拍在了馬蹄子上,又開始想其他辦法,他們素來知道許康軼的字跡是一絕,也知道許康軼主要還是文官,就在這寫奏折上下了功夫。

最開始許康軼尚勉強忍受,畢竟這些人每日裏之乎者也的繞彎子習慣了,一時也改不了。

不過這一日下午,他本來想著歪在禦書房看過了這十五份折子,就趁著太陽還沒下山視力清晰的時候,回到翼王府和花折彈琴畫畫去,可誰知之禦史中丞莊大人的折子入題就寫了快一萬字,他看了半天還不知所雲。

他當時將這些折子一推,全不看了,一邊出宮一邊吩咐道:“請莊大人到禦書房來,將這份折子面對著書案讀十遍,再通告下去,以後誰再這麽浪費朕的時間,全都送他們板子讓他們在家賦閑一段時間學點正格的。”

連淩安之也掃到了台風尾,他被封為安國公四境統帥,統籌全國軍務,許康軼剛剛登基,軍中官員俱需要重新調整轄區和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