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歸鄉(第2/3頁)

斯圖亞特家的實力素來不雄厚,甚至遠不如某些封臣有錢,軍政上一直無法掌控整個國家。偏偏這些封臣,粗野放肆,貪婪好戰。如果國王不符合他們的需求,他們就設法陰謀暗殺;如果外國許諾什麽利益,他們就痛快的掀起戰爭。

他們是隨時轉向的刀槍,是這片土地上的毒瘤。

於是,英法之間的拉鋸,時常攪得蘇格蘭內外騷亂,不得安寧。貧窮的蘇格蘭王室,也就在這些戰亂中一步步衰落,直到男嗣斷絕,最終不得不讓一個女嬰坐上寶座。

誰能想到,眼見要斷絕生機的斯圖亞特家族,後來,竟又利用法國這個靠山,卷土重來了呢。

更沒有誰想到,女嬰外殼之下,會有一個來自遙遠時空的成熟靈魂,正企圖底改變這個王國破敗落後的局面。

對一個生而為王的君主來說,以國為家,是一種負責任的想法。

對一個享受過文明果實的穿越女來說,改善不自由不健康不安穩不體面……的生活,則是她再活一世的人生目標。

明明已竭盡所能做好了充足準備,也覺得自己離“大幹一場”越來越近;但,坐在這條勉強算舒適的航船上,瑪麗也一點也不雀躍,反而有幾分憂慮。

和十年前一樣,他們正冒著危險,繞道避開英格蘭的巡航船。

不過,如今英格蘭倒沒有那麽強烈的攔截意圖。畢竟,她已是不容輕易擺布的成年女王了,又有著絕對堅定的盟友法蘭西,且不可能再在婚事上為強鄰帶來好處……

然而,當年她是前往一個有著富裕華麗之美譽的王宮,且可以期待作為貴客大受歡迎。如今,她是返回一個狼藉滿地的故鄉,因為自己意圖幹點實事,還不知,將會遭受多少明槍暗箭。

幸好,在那個亟需修葺的窮鄉僻壤,還有個生身母親在等待她,迎接她……

“看見陸地了!”

忽然間,負責眺望的水手興奮的大喊。

這時候,瑪麗也不無激動的站了起來。

快了,就快到了。

從翻湧著白色浪潮的海平面之下,漸漸升起的——

那群陰沉而雄偉的要塞啊。

圓形的塔樓,外層斑白剝脫,內裏卻堅固依舊。它們矗立於灰蒙蒙天空之下,與海為伴,經歷無數風暴的襲擊……

瑪麗心中,一陣波瀾起伏。

時隔十年,蘇格蘭再一次向它的女王敞開了懷抱。

因為預先有所準備;所以,瑪麗·斯圖亞特踏上故國土地時,受到了熱情而隆重的歡迎。

盡管是東拼西湊的儀仗隊,倒也賣力的在演出,顯得聲勢浩大。被天主所承認的君主,去國離鄉十年之久,一朝回歸,定會對王國的政局產生不小影響——這是無論貴族或平民,都無法忽視的影響。

比起貴族們的嚴陣以待,平民們對於女王的感情要積極、淳樸得多。首先,女王太漂亮、太耀眼了;灰頭土臉的泥腿子們,一邊看得入迷,一邊就被那氣勢所壓倒,瞬時不覺得女人當政有啥不好了。其次,女王甫一下船,就當眾宣布了好消息:自她歸來,王國將極力促進和平,盡快結束境內的紛爭,好讓人民休養生息。

被英格蘭和法蘭西挾持著打仗多年,平民自然期望,盡快從戰爭的泥潭中脫出來,好安心勞作,過上日落而息的平穩日子。所以,無論君主選擇什麽和談方式,哪怕教他們換個主子,也比時不時被人劫掠來得好。

瑪麗深諳此道,所以,首個承諾,是她將盡力“簽訂合法可靠的條約,爭取長期穩固的和平”。

事實上,就算她不作為,兩年之後,蘇格蘭也會在法蘭西和英格蘭雙方“調停”下,正式簽下《愛丁堡條約》,來維持此地和平。

但是,既然瑪麗不願蘇格蘭繼續當牌桌上的小弟,想令她的王國崛起,那就要從現在開始,爭取各方面的主動權。

以此來拉攏民心,也是極好的。

當時,瑪麗王太後並不在現場。等女王風塵仆仆趕回愛丁堡,這消息已經先一步傳進了當前攝政者的耳中。對此,王太後感慨著表示:她毫無異議,一定和女王同進退。

同時,瑪麗·德·吉斯不由得在內心長嘆:女兒長大了呀。

而這個女兒接下來的作為,更是印證了她的想法。

在愛丁堡又一場莊重熱鬧的歡迎慶典中,不到十六歲的瑪麗·斯圖亞特,對於數年未見的母親,當眾表達了深切的懷念和敬仰。

淚珠從她的臉頰滾落,給在場的諸多平民,留下了“深情”“善感”“仁愛”的印象。

待到晚間,在上等人方可出席的宴會上,小女王又在齊聚首都的權貴中,展露了她沉穩成熟的一面。

她笑語嫣然,措辭風趣,說了不少來自歐洲大陸的逸聞。但,若是有誰提起蘇格蘭現狀,她就話裏話外,略過細節,只強調她“將去努力促成”的長期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