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宮內國外

“有王室總管蒙莫朗西約束, 那個新教叛逆科利尼在陛下面前尚算老實。但孔代親王時不時仍為胡格諾派叫嚷。納瓦拉女王依舊蠢蠢欲動,試圖影響年輕的旺多姆公爵——即使他一年多半時間待在巴黎——讓兒子皈依加爾文之流。”

兄長去世,以及死對頭蒙莫朗西重獲重用, 並未讓洛林紅衣主教難過太久。畢竟, 他仍擁有君主的信任。他的太子妃外甥女也不負厚望, 在不列顛的權勢越來越穩;此番在巴黎再次露面,她又輕易贏回了國王和王後的歡心。他的年輕侄子,第三代吉斯公爵亨利, 繼承了父親的英勇, 騎術穩健,武技卓越,亦深受亨利二世喜愛。

而且,紅衣主教察覺,亨利和瑪格麗特公主言談投契, 關系匪淺, 沒準將來真能為一對兒。那樣的話,吉斯家族的實力,會進一步攀升。

但只盯著優勢是不行的。紅衣主教作為家族目前的掌舵人,必須居安思危。“我們應當小心應對這些有威脅的對手, 尤其是, 國內那些信仰不純的家夥。”

難得外甥女回到巴黎,又有閑暇;他自然要好好同她談談, 天主教對於法蘭西、家族、羅馬教廷,究竟有多麽重要。

然而涉及國外時,則要“辯證的”去看待這信仰問題。

“去年,尼德蘭的安特衛普、海牙等城市裏,爆發了大規模的騷亂。信奉新教的平民, 湧向天主教堂和修道院,砸倒舊教的聖像和十字架,將教會債券和地契付之一炬,搶奪、偷竊教會財產。這起風波,損毀了數千教堂和修道院,嚴重激怒了尼德蘭君主、兼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

“幾個月來,起義民眾不斷增加,累計數萬;尼德蘭超過三分之二的省份都受到了影響。總督帕爾馬女公爵為此焦頭爛額。她匆匆下令,暫停宗教裁判所活動,給予加爾文派部分自由;她聯絡許多當地貴族,包括愛格伯特伯爵,奧蘭治-拿騷的威廉,試圖和談平息民憤,卻收效甚微。”

“據聞,腓力二世對她疲軟無力的手段已失去了信心。他決定,派名將阿爾瓦取代帕爾瑪女公爵,徹底鎮壓這起新教徒叛亂。”【注一】

哦哦,這個國際形勢……瑪麗腦子裏,忽然就冒出曾經歷史課本上的內容。

這就是漫長的、尼德蘭獨立戰爭的序幕?

不對,好像是叫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

唔,當下看起來更像是新教起義。

這個尼德蘭(低地國),她記得,此後數十年反抗的結果,是他門拋棄君主,成立了共和國?最終卻分裂為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來著?咦,後來這些個小國又怎麽重回君主制懷抱的?

真是一團亂糟糟。

恰好,表弟亨利也在場,和她一道,正洗耳恭聽紅衣主教的教導;他還拿著地圖和一大卷資料。於是,瑪麗一面在記憶裏翻箱倒櫃,一面湊過去,跟著細細看。

尼德蘭地區,在文藝復興時期之前,並沒有統一過,而是分布著諸多或大或小的公爵領、或伯爵領,名義上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皇帝查理五世1556年禪位時,將這片土地劃給長子腓力二世管理,尼德蘭自此變為西班牙的從屬,算是脫離了帝國。

這片地勢低平的土地,位於法蘭西王國北部,瀕臨北海,交通運輸便利,漁業、手工業、商業均十分發達,堪稱西北歐的貿易集散中心,城市則以安特衛普和阿姆斯特丹最出名。自大西洋上新航路開辟、歐洲商業中心逐漸移出地中海以來,這裏的進出口商務和金融投機交易,愈發繁盛了。【注二】

商人是低地社會的中流砥柱。其中大多數願意敬奉羅馬教廷,因為他們認為羅馬天主教歷史悠久,促進並有利於維護社會穩定。但是,亦有許多商人對舊教的教會組織結構發牢騷,他們漸漸傾向於轉投加爾文門下——新教同意他們這些非教士也參與管理、制定政策、仿佛讓“俗人”變得聖潔崇高更有權力了,這是多麽難得!

這些矛盾,原本不算大事;然而重利的商人,碰上拼命抽稅的舊教君主,情緒就一步步爆發了。

從查理五世開始,四方征戰的資金,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壓榨尼德蘭居民所得。好在查理五世生於布魯塞爾,通曉民俗,將稅收控制在當地人勉強能忍耐的水平,統治尚算有條理。然而腓力二世卻長於西班牙,不僅不懂低地語,通用的法語水平也不高,很難與那些大地主好好交流。

況且,腓力二世1559年之後就不曾臨幸低地,把執政權丟給了他父親在本地的私生女、帕爾馬女公爵。這位君主在尼德蘭人眼中,只是一個遙遠而孤傲的影子。偏偏他課稅比其父親更重,又拖欠債務(1557年時甚至是以國家破產這種混蛋名義賴賬),還愛好宗教裁判所搞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