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玉脂燈

姜善並不總宿在養心殿。端獻初登基的時候是如此,但是很快文官集團便想要給這個年輕的帝王一點顏色看看。那時候,折子像雪花似的飛進宮裏,想要當庭撞柱的言官排著隊排。

他們是不怕被責罰甚至是賜死的,諫上而死是言官的榮耀,他們一定會名垂千古流芳百世,而相應的,端獻必然會聲名狼藉。

最後,姜善為了讓兩方下台,自己搬出了養心殿,改住在東長街的幾間屋子裏。那是歷來的掌印太監的居住之地。

這件事以文官集團大獲全勝告終。但是不久之後,逆王案發,被牽連的大臣不知幾許,朝臣們互相攻訐揭發,文官集團岌岌可危,很快潰散成一盤散沙。

姜善昨日宿在了養心殿,今晨穿戴好,從養心殿裏出來。他身著大紅織金曳撒,頭戴九梁東珠冠,腰上系了一塊小小的牙牌。因著倒春寒,他身上又披了一件金線繡著麒麟的披風。

姜善身後跟著福泰和幾個小太監,長長的宮道上,風吹起他的披風,同衣擺一同蹁躚起伏。迎面的宮女太監避讓,跪在路兩旁,等姜善走了才敢起身離開。

皇宮百年間都是一個模樣,宮裏的人換來換去也不見有什麽稀奇,嚴苛的規矩教出來同樣低眉頷首,面無表情的一幫人。姜善心想,若非自己長於深宮,還真不能適應。

隆宗門之南,坐東朝西房一連,原名協恭堂。每日申時,姜善要在這裏看文書,分管整理之後在呈給陛下。按舊例,掌印太監要帶著八名秉筆太監和隨侍一同進來整理文書。

姜善走進來的時候,那八名秉筆太監已經候在門口了,宮裏姜善一家獨大,本該同他平起平坐的秉筆太監幾乎只是擺設。

姜善走到近前,擡了擡手,立即有人將門打開,姜善率先走進去,余下幾人才跟著進來。

他們雖然跟著進來,但是折子的內容只有姜善一個人能看,這也是姜善為何如此位高權重的原因。

大臣上書的內容很多,端獻即位不久,逆王案又牽扯的那麽廣。每一日都是成百上千件事寫成折子遞上來。其中有不少是彈劾姜善的。

他們不敢明著說為文聖皇帝操辦冥壽不好,只暗戳戳的諷刺姜善一味媚上巧言令色,至於大赦天下這件事情,都默契的絕口不提。

這些折子,姜善看過便罷,若是拿到端獻面前,他少不得要生一場氣,然後在這些言官身上發作出來。

待了約摸一個時辰,姜善從協恭堂走出來,將分揀好的折子送去武英殿。

端獻正在殿中接見大臣,姜善到的時候豐興守在門口,見姜善來了,忙走上前。

“裏頭是誰在?”姜善問道。

“首輔大人,翰林學士,還有國子監祭酒。”豐興如實答了,又道:“奴才這就給您通報。”

“罷了,”姜善瞧著庭前一簇迎春開得正好,便道:“裏頭在議事,我等等也無妨。”

豐興不敢怠慢,命人搬了椅子拿了手爐,請姜善在避風處坐下。

約摸等了一刻鐘,門打開來,裏頭的人走了出來。首輔瞧見姜善,同他見了禮,翰林學士和國子監祭酒很看不上姜善,招呼也不大,哼了一聲就走了。

姜善也只當沒看到,瞧著首輔一把年紀了,便將手中的手爐遞給了他,“倒春寒的天兒,相輔可得精心。”

首輔謝過姜善,自去了。

端獻這會子坐在後殿喝茶,見姜善來了,擡手免了他的禮,叫他過來坐。

“我預備今年夏天加開恩科,同時改革科舉制度,以觀後效。”

姜善有些驚訝,端獻撫著茶杯邊沿,“文官之禍古來有之,歷代許多帝王行事都被文官掣肘,被架空的帝王更是大有人在。先前我借逆王案讓朝中大臣互相攻訐,難以聯合。但等他們緩過神,必定又會聯合起來。趁著這個空档兒,我需要大量的人才,一來填補空缺,二來培養心腹。”

端獻放下茶杯,“李首輔這把年紀了,早先就上過致仕帖子。那時候沒有合適的人選,只能叫他先占著位子。如今,怕是不能拖了。”

姜善想了想,問道:“你是不是有人選了?”

“我想叫沈難來做首輔。”端獻道:“可你也知道,他近來越發不待見我,也不想入朝。”

姜善笑問:“你想叫我幫著勸勸?”

端獻看了他一眼,漫不經心道:“我就是想不明白,你跟他怎麽就那麽投緣。”

姜善眼珠子轉了轉,只是不說話。

端獻看著姜善這幅樣子,哼笑一聲,“可別叫我知道你們瞞了我什麽。”

姜善只說折子還沒批完,三言兩語將這事混過去了。

午膳過後歇中覺,歇在東配殿裏,幾名司寢宮女鋪好床褥,細細熏過,一旁點著炭盆細銅絲做罩子罩著。豐興吩咐一個宮女拿來一盞珍貴非常的玉脂燈台放在床頭,之後放下解開玉帳鉤,放下紅紗帳,一行人悄無聲息的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