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小肥麽麽噠(第2/3頁)

李光地著留任,其居官有何可議?孔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人之品性,必始終不更易,朕始終信之。若徒托空言,而無實事,則何益之有……

寫完後,皇上靜坐思考。皇上的一雙眼睛看的清楚,一個官員,只要做了事,那就是善惡立見,立場立見。而一個從來不做事的官員,只有一張嘴巴的官員……

但是,朝廷中也需要這方面的人存在。

皇上處理完折子,剛要起身活動活動身子骨兒,去休息休息,陳廷敬送來一個消息。

江西李維鈞傳來的消息:五世DA賴身體老邁,恐壽不久矣。

皇上心頭一震,眼睛一眯,這可,真是一個大消息。

五世DA賴,西藏、青海、準格爾……五世DA賴的身體情況關系重大,皇上一直留意關注,沒想到,只是一個負責到青海修路的差事,李維鈞能打探出來這樣的消息。

皇上和陳廷敬商議一會兒,等陳廷敬離開,自個兒打開大清地圖,專注地看著西部這個地方,陷入沉思。

大清西部勢力復雜。

江西山西是各民族的混合居住之地,江西山西的另一邊,青海是和碩特部蒙古的地盤,是大清的藩屬地;伊犁河谷那邊是準格爾部蒙古的大本營,是大清的敵人。

鄂爾多斯蒙古那片兒幾大蒙古部落混居通婚聯姻,三頭討好……

而西藏,於名份上,屬於青海蒙古藩王,都不直屬於大清。

關鍵是,這些地方,都是政教合一、佛門宗教權利非常大,大過當地官員,幾乎和藩王台吉平起平坐的地方,下面有各種土司、小領主、農奴……正常只屬於朝廷的平民就幾乎沒有。

民眾信仰虔誠——中原人也信仰神佛,但中原人有一套儒家學問叫“自強不息、和天爭和地爭……”——西部民眾虔誠信仰帶來的強大輻射力,就連江西山西都受其影響。

平時朝廷不要說收稅,皇上只要求他們不鬧事兒,能夠收支平衡不哭求朝廷撥款,那就“阿彌陀佛”那就任由他們愛怎麽去折騰。

就是皇上要平定準格爾,徹底收攏青海勢力,皇上也不打算對那裏的地方政務做什麽,實在是,不好插手。

當今西藏佛門的實權人——五世DA賴,其影響力輻射整個西部,和準格爾大汗噶爾丹有師徒之情,和先皇有很深的交情……

西藏瞞著消息,要脫離青海的鉗制,還要繼續牽制準格爾的行動,還要瞞著他這個皇帝……

皇上的右手轉動左手的玉扳指,眼睛微微眯起……

距離京城千裏之遙遠的青海大城西寧,著名的塔爾寺門口,一個身量清瘦略顯得骨骼嶙峋、面容刻薄的六品小官陪同蒙古貝勒台吉們禮佛出來,腰杆兒挺直,一口流利的蒙古話,談笑風生。

“李兄弟果然是大清的好官,聰明,本王喜歡。哈哈哈哈。”青海汗王達什巴圖爾蒲扇般的大手拍在小官兒的身上,盡管他自認為自己沒有用力氣,還是拍的這個小官兒差點兒沒站穩。

小官兒·李維鈞一點兒也沒露出來,反而跟著哈哈哈大笑:“早就聽聞,青海一代英豪顧實汗,於亂世中平定西部,統一青海和西藏,功德無量。當得世間真佛……”

青海汗王達什巴圖爾聽到他提起父汗的事跡,驕傲地哈哈哈大笑:“父汗一生輝煌,吾等不可及也。當年父汗剛長大,祖母去世,父汗傾其家產,廣散布施,為祖母超度,其大孝之心博得部眾擁戴。”

李維鈞眼裏精光一閃:“小弟聽得此事。顧實汗不光是大孝,還是大勇之人。北方蒙古與西部蒙古發生戰亂,少年顧實汗巧妙地調解兩部之爭,人人皆知。

代表西藏佛教中的格魯派,蒙古諸部聯系的甲哇嘉錯、北方蒙古三部落汗王,共同贈他以‘大國師’的稱號。那是時候,顧實汗二十歲的年紀?”

他佯裝不敢相信的樣子,果然引得青海汗王情緒更高:“二十歲。這就是父汗封號的由來。‘國師汗’,音轉為顧實汗,後來大清博格達大汗順治皇帝見到父汗,也稱呼顧實汗。”

青海汗王說著話,因為提到順治皇帝朝京城的方向恭敬地拱手行禮,堪稱禮儀到位。

李維鈞將他的態度看在眼裏,也將他的兒子孫子們桀驁不馴的態度都看在眼裏,只不表露出來。

他滿臉的震驚和恭敬,對著京城的方向拱拱手,小眼睛裏的欽佩、羨慕簡直化為實質:“真真是一代英豪顧實汗,可敬可嘆。可惜啊,吾等沒有生在那個時代。”

他故意引誘青海汗王說話,哪知道青海汗王一副標準蒙古人的長相和性情,對大清朝廷那是真忠誠。

青海汗王對李維鈞這個新認識的漢家小兄弟,那也是真心以待:“小兄弟有所不知。風雲變化的時代總是讓人向往,熱血沸騰。可是,那真的苦難。本王年長,記得年幼之時,跟隨父兄征戰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