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樹葉紅了(第2/4頁)

徐鳳年對此事談不上有何感觸,更多還是關心那場呼之欲出的“龍鹿之爭”的殺局走向,根據密報所述,這位被贊譽為一人可當百萬甲的大祭酒,可不是真的在國子監武學那一畝三分地小打小鬧,而是開始在趙家天子的授意下開始編撰新經,連以官家身份,為趙室第一次完整闡述儒家聖人經義,看似是為科舉錦上添花,實則是要撼動張廬的根基,這次齊陽龍領銜編撰經典,只看輔佐膀臂兩人就可以看出皇帝的重視程度,理學宗師的國子監左祭酒姚白峰,皇親國戚的大學士嚴傑溪,這兩位都僅是齊陽龍的輔編官。齊陽龍真的只是在編訂幾卷書籍嗎?他那是在為從今日起的數百年天下所有讀書人訂立規矩啊。

徐鳳年握緊手心的棋子,自言自語道:“碧眼兒輸了還好,反正張廬對北涼一直懷有敵意,要是齊陽龍還能壓下碧眼兒,以後北涼的境地只會越來越糟糕吧?難道奢望這個注定陪祭太廟的齊聖人對北涼另眼相看?當初輸了天人之辯的王先生就說過,齊陽龍對北涼在內的所有藩王一直惡感深重,說過一句‘封王可以,裂土不行’。一看就是個為君王謀的帝師貨色啊,不過比起他的學生荀平,齊陽龍這個老師無疑要老辣圓滑許多,知道什麽不該出山什麽時候應該出山,反正獨善其身和達濟天下,都是他說了算。先是北莽太平令,接著就是齊陽龍,這樣的對手,就不能少幾個?”

徐鳳年嘆了口氣,收回視線,太安城不讓人省心,自己腳下的北涼王府,也不是什麽小院溶溶月淺池淡淡風的場景啊。

清涼山上下都知道來了個炙手可熱的大人物,是一個來自江南道鹿鳴郡的讀書人,以前沒怎麽聽說過,莫名其妙就成了北涼道的副經略使,這在離陽王朝十數個道中是史無前例的高品官職,照理說應該是正三品和從二品裏的一個,可太安城趙室對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既不申斥也不承認,似乎打定主意任由北涼這邊瞎折騰。傳聞如此一來,陵州金縷織造局的主事人王綠亭大為頭疼,也不知如何縫制一身符合“副經略使大人”的得體官袍,官補子到底是一品仙鶴還是二品孔雀,至今都還拿捏不定。清涼山對此早已見怪不怪,先前兩個年齡還要更小的讀書人,出身北莽華族的徐北枳已是陵州主官,連寒庶子弟陳錫亮也成了流州青蒼城的城牧,再多一個驟然得勢的宋家讀書人,也就那麽回事了,何況聽說此人在朝廷砥柱紛紛浮出水面然後扛起大梁的永徽年間,跟當今儲相之首的殷茂春還爭奪過狀元,這麽一號風流人物,起步就要比徐陳二人高出太多,北涼如今風氣變換,讀書人的地位逐漸水漲船高,已經是大勢所趨,對於副經略使宋洞明的橫空出世就沒那麽多風言風語了,當初徐陳兩人在這件事上是吃過不小苦頭的。好在清涼山上就算是個馬夫廚子,那也是見過大世面的角色,對於宋洞明的到來,也沒太多探究心思,宋洞明進入這座位於王朝最西北的恢弘王府後,既沒有當初徐北枳那般放蕩不羈悠遊度日,也不似陳錫亮那樣深居簡出極難遇見,沒有合身的官袍,就穿著一身尋常文士儒衫,平時住在山腰一棟幽雅別院,有意無意中,籠絡了一批原本在王府內郁郁不得志的幕僚清客,小院名懷圭,由於諧音懷鬼,寓意不佳,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心懷叵測”四字,為人忌諱,因此哪怕視野極好,天氣清明之時,推窗便可看到半座涼州城的景致,仍是荒廢多年,宋洞明就揀選此地作為下榻處,府上仆役只知此人從未踏足去那“鶯鶯燕燕銜紅泥”的梧桐院,但是經常有手握披朱大權的院中女子往來兩地,然後不斷有陌生臉孔進入懷圭院,其中有人離開有人留下,後者就住在懷圭院附近坐落山腰的綿延院落之中,這就很能讓人浮想聯翩了。

徐鳳年陷入沉思,宋洞明不但要用,而且理當大用,只是相較人心朝向並不復雜的徐北枳和陳錫亮,宋洞明就要難用太多。

涼莽開戰在即,就像他此時握有一大把質地奇佳的棋子,北涼也攥有一把好棋子,武將之中群星璀璨,燕文鸞,錦鷓鴣周康,顧大祖,何仲忽,陳雲垂,褚祿山,袁左宗,寧峨眉,王靈寶,李陌藩,等等,雄才輩出,簡直就是用之不竭。但是文臣呢?尤其是那種能讓離陽都眼饞垂涎的官員,屈指可數,更不要說與永徽年間那一大波雨後春筍般冒頭的廟堂忠臣相提並論,這也難怪離陽朝廷喜歡譏諷北涼有樣學樣,徐驍瘸了,連帶著整個北涼官場也是瘸的,文武失衡,難成氣候。打仗,不是說武人能征善戰不怕死就行的,尤其是即將到來動輒需要在一場局部戰役中投入數萬甚至是十數萬兵力的大戰,文人先要做到不拖後腿,若是還能與武人相得益彰,可以少死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