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蒼天在上(第2/4頁)

摧山撼城,千軍辟易!

位於戰場腹地的數萬北莽騎軍,看到這一幕後,先是震驚,然後同時抽出戰刀,高聲嘶吼起來。

拓拔菩薩閉上眼睛,微微揚起下巴,整個人沐浴在陽光中,似乎沉醉於天地的生機勃勃。

徐鳳年深呼吸一口氣,雙袖隨之鼓蕩,瞬間充盈浩然氣。

左腳一步踏出,腳底下砰然巨響,出現不斷向四周蔓延開來的龜裂縫隙,好像形成了一張巨大蛛網。

下一刻,徐鳳年的身形就出現在拓拔菩薩身前,高高躍起,右拳拉伸出一個大弧,迅猛砸向拓拔菩薩的額頭。

拓拔菩薩不知為何始終無動於衷,保持原先姿勢,紋絲不動。

徐鳳年一拳砸下,直接將拓拔菩薩砸得身形下陷,刹那間便消失在眾人視野。

徐鳳年站在這座大坑的邊緣地帶,低頭俯視,皺了皺眉頭。

拓拔菩薩站在坑底,緩緩睜開眼,望向那位方才一拳蘊含雷霆之力的徐鳳年,扯了扯嘴角,充滿譏諷不屑,同時又像在詢問年輕藩王為何如此“彬彬有禮”,為何沒有一開始就使出殺傷力更大的兩袖青蛇。

這般不痛不癢的打擊,是你徐鳳年變得太弱了,還是我拓拔菩薩如今太強了?

徐鳳年眉頭舒展,輕輕擰動手腕,然後猛然握緊雙拳。

這一次徐鳳年的一閃而逝,大概是速度實在太快,原先站立位置,竟然炸出一團雲霧。

身穿紫金藩王蟒袍的徐鳳年,前沖身形所過之處,拉伸出一條黑色長虹。

戰場之上沒有人看清楚年輕藩王是如何出手,只能依稀看到渾身金光的拓拔菩薩被黑虹撞擊之後,整個人便再度倒飛出去數十丈,黑虹如影隨形,仿佛籠罩在一條條金黃蛟龍中的拓拔菩薩,身形一次次倒撞出去。

這條直線上,來不及躲避的百余北莽騎軍當場被人馬皆分屍,若是被撞個正著,更是粉身碎骨的下場。

每次兩位武評大宗師沖撞產生的劇烈聲響,都姍姍來遲,顯得極為滯後。

拳拳到肉,沒有任何華而不實的花哨招式,沒有任何氣勢恢宏的驚世絕學。

反倒是如同鄉野村夫間的蠻橫打架,你來我往,直來直去。

只不過純粹因為交手雙方是徐鳳年和拓拔菩薩的緣故,那就是以金剛境對金剛境!

以徐鳳年如今的氣機和體魄,幾近於心意所起飛劍所至的速度,但他每次前沖追殺拓拔菩薩,都會看似累贅多余實則玄妙至極地踏出一步,這並非道教縮地成寸的神通,而是取自當年太安城看門人柳蒿師的入城式,當初柳蒿師憑借此式,在十裏外開始入城,起始於尋常稚童便可一步跨出的寸余距離,最後一步便是長達百丈遠,關鍵在於此期間能夠一次次不斷累積蓄勢,與後來白狐兒臉嚇退拓拔菩薩的一停疊一停,有異曲同工之妙,白狐兒臉曾言十二停可殺天象境,十六停之下天人體魄也如白紙,十八停之後更是“身前已無陸地神仙”,比起登上武當山挑戰佛門大金剛李當心的顧劍棠那十二刀,更早達到了“先手無敵”的境界。

高手之爭,爭在毫厘。所以這看似拖累速度的一步,才是徐鳳年真正占據先手的精髓。

以至於同為四大武評大宗師,像是徐鳳年從頭到尾都在痛打拓拔菩薩,而後者只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

高高在上的神仙打架,螻蟻一般的凡夫俗子,別奢望能夠在一旁端板凳看戲,更別談什麽老神在在地拍手叫好,或是津津有味地指點江山。

從齊玄禎當年在斬魔台證道飛升,到徐鳳年大戰龍虎山仙人於京城欽天監,無數鮮血淋漓的江湖草莽,都已證明過這一點。

北莽騎軍除了之前抽刀為拓拔菩薩壯聲勢之外,其實已經在一些萬夫長千夫長的緊急調動下,有意向東西兩側快速撤離,顧不得什麽既定陣型,以防被兩大宗師放開手腳的搏殺殃及池魚,只可惜明明遭受過天道鎮壓的年輕藩王,非但沒有氣勢衰竭的跡象,出手依舊驚天地泣鬼神,而拓拔菩薩又莫名其妙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危險境地,使得附近千余騎軍間接死於己方軍神之手,不可謂不淒慘。

一名馬頭向西正在疾馳而去的北莽騎卒,只覺得騰雲駕霧一般拔地而起,旋轉了一圈,原來是被拓拔菩薩的高大背影撞在了馬臀附近,所幸拓拔菩薩只是撞碎了戰馬後半部分身軀,騎卒並未被當場撞死,但是很快就被尾隨掠至的年輕藩王一手握住頭顱,隨手拋出,披掛甲胄的騎卒整個人都被丟向剛剛緩下身形的拓拔菩薩,後者向前伸出一只手臂,可憐騎卒撞在那股磅礴氣機上,以卵擊石一般砰然崩碎,徐鳳年穿過那團鮮血霧氣,一只手掌按在拓拔菩薩胸口上。

昔年襄樊城外蘆葦蕩小路上,北涼世子殿下曾以練刀自悟出的一式,悍然擊退實在遠在自己之上的符將紅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