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幻塵空間(第2/2頁)

視野中的黑點逐漸變大,陳雲生可以清楚的看出,那個東西是一個小屋子。屋子的材料就來自四周生長的黑色樹木,小木屋極為簡陋,只是將黑褐色的枝條簡單的穿插在一起,樹枝之間還露著縫隙。

即便如此,陳雲生也非常興奮,有屋子就意味著有人,有人就意味著有希望。不過當他走入小屋後,卻有些失望。空空蕩蕩的屋子內沒有一個人影。地面上錯綜復雜的留下了很多腳印,腳印的大小不一,顯然此地曾經有不少人待過。

屋外有很多條腳印通向四方,不過腳印的方向都是朝向小黑屋的,看來這裏是人們聚集的地方。讓陳雲生想不通的是,為何人們會聚集在這個地方,之後這裏的人又去了哪裏?從腳印的朝向上看,應該沒有人離開才對。

不死心的陳雲生圍著小黑屋轉了幾圈,終於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在屋後,有一片被人為抹平的土地,地上記錄著洋洋散散數萬言。字跡為古篆文,顯然留書之人也不是凡人。

留書之人叫做曹錕,是毗盧國的一位煉器大師。來到天穹山脈訪友,歸還之時不慎誤入此地,被卷入幻塵空間內,無法脫出。此空間為一面幻塵寶鑒所幻化而成,並非普通的幻術空間,所以他攜帶的破幻法寶全然不起作用。

此空間內有一只欲魔,專門將陷入幻塵寶鑒的修士重新引入自己的幻境之中,借助他人的魂魄而達到不朽的目的。由於曹錕攜帶了多個破幻的法器才得以幸免,不過卻也無法脫離地。陷入這裏的修士並非真的不垢不滅,他們的靈魂在不斷地消耗著,一路之上陳雲生遇到的能量就是那些靈魂消解之後留下的殘骸。

除了修士,那些方圓百丈之內的鳥獸蟲魚也無法幸免,雖然他們的魂魄微不起眼,不過此地魂魄殘骸中大部分就是來自於他們而非人類。

曹錕循著別人的足跡來到此地之時已經極為虛弱,他見無法脫出,就在屋後留下了字跡,向後來者表明曹錕是在此地隕落的。如果有人能夠有幸從此地脫出,一定要去毗盧國他曹家的後人那裏報知此事,定有重謝。

作為信物,他還留下了一種曹家家傳的法器,七心玲瓏鎖的構造圖,見到曹家後人時,出示此圖,就不會有人懷疑了。

陳雲生看後心情變得十分沉重。對於脫出,他還抱有一絲希望。但是看到曹錕的留言之後,他感到脫出之事更是渺茫。如果不是這位煉器大事的見識廣博,陳雲生尚不知此地有如此多的玄機,那個女人原來就是欲魔的化身。

失望了一陣之後,陳雲生並沒有就此消沉,少年時家中劇變,獨處山巔修道,讓他的心境堅如磐石,就算剛才有了一絲動搖,此刻又恢復如初。就算在此地隕落又如何?人生在世早晚有這天,至於修成金仙,永脫生死的事情陳雲生根本沒有想過。

他決定留在這裏,與其把自己的時間浪費在行路中,不如做些其他事情。為了避免無聊,陳雲生盡量讓自己忙起來,天星閣內浩如煙海的修仙法訣、功法卻被他記下了七七八八。雖然不能親歷親為地修煉一番,卻可以反復的參透,反正時間有的是。

剛開始參悟的是五行法術,這種法術在修仙界內多如牛毛,威力有大有小,不過在散修中流傳的一般都是些大路貨,真正稱得上精品的少之又少。

陳雲生執掌司天閣的時候對於五行法術格外上心,他記下了幾十種威力巨大的法術,有些更是只有金丹或者元嬰期才能夠施展,這絲毫不妨礙他參悟法訣中的道理。初時極為緩慢,因為有些晦澀的文字描述只有身臨其境才能參悟,不過架不住陳雲生水磨石的功夫。

在陳雲生的識海內,廣渺的海面波瀾不驚,海中的小島上綠意盎然。陳雲生盤膝坐在小島上,不時打出一道道法訣。識海中的陳雲生是他用自己的神識幻化成的,同樣利用神識模擬了周身經脈和靈元的運轉。

雖然有些時候不如肉體來的真實,不過也有一些好處。用神識模擬出來的靈元和經脈可以隨意改變,靈元可以說是無休無止的,經脈要多粗就有多粗,甚至可以自行的創制新的脈絡,這些在肉體修行過程中是不可能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