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開荒造田

劉學淵花了二兩銀子給宋宜均看病的事很快傳到劉學逸劉學禮那。

下午,三兄弟關起房門又圍繞宋氏父子的事爭執良久。

劉湛聽到動靜尋過來,正好碰上劉學逸劉學禮負氣的走出房門。

說到底還是銀子和糧食的問題,劉家好不容易從赤貧熬到小農,現在搞不好要一家老小打回原形自然引起不滿。

吃倒是好辦這問題還能想辦法,劉湛想到養在後院的幾窩兔子下個月能出欄賣了還能換些錢,原是想賣了換錢扯些布給淙兒做冬衣,先把此事放一放無礙,就是宋氏父子名下荒地的問題……

劉湛忽然靈機一動。“爹,我有個想法,你看可不可行?”

“沒有外人但說無妨。”劉學淵立即來了精神。

村裏也有人家荒地開得多,並非都一貧如洗。

劉湛興致勃勃說:“我發現村中富戶都是荒地開得多的人家,像那王家有六個兒子十三個孫子,一家壯勞力有十幾口人,開了足有十六畝地之多,因軍戶不需要分戶,十六畝地的三成收入便十分可觀了。”

這個道理劉學淵也懂,山裏沒什麽多就是荒地最多,開荒田甚至不用花錢只需要去百戶長那裏登記入冊便行。

“咱們家吃飯的人比做事的人多,即便沒有宋家父子,幾個弟弟妹妹隨著年紀大了飯量也會大,這十二畝地的收成遲早也會不夠吃。”說起家裏的情況,劉湛便無奈。

“以書院現在的收入每年只能添置一畝水田,想要不愁吃穿還要吃得好,按這速度最少還得十年再添置多十畝水田,目前咱們短時間內沒有辦法解決糧食的問題。”

劉學淵越聽越發愁苦,家裏老太太不用說夫人小姐們都不幹農活,除了劉湛另兩位小少爺也是不喜幹活。

若不是書院的束脩能補貼家用又添置了私田,這兩年日子絕對不會如此順遂。

劉湛趁機說:“咱們家開荒地也是遲早的事,我認為咱們家也必須開荒了!至於開荒的人力可從書院裏想辦法。”

“若是讓學生幫忙做農活此事萬萬不可,如此有辱斯文。”劉學淵立即皺眉。

他就知道這迂腐的爹會這麽說!

劉湛在心裏翻了個大白眼,但他還是耐著性子道:“那些有能力支付束脩的學生,咱們自然不能讓他幫忙幹活,我的意思是可以招收一些家境貧寒的子弟,讓他們以勞作換取在雲中書院求學的機會。”

齊雲山上除了武源縣另還有五縣,分別是永寧縣,定邊縣,章台縣,山陽縣,山陰縣,此六縣人口一點也不少,私塾也有幾處。

但束脩只收錢幣且價格不菲,不像雲中書院糧食稻谷都可充數,即便雲中書院門檻放得這麽低,依然有許多學子付不起而選擇在家中自學。

雲中書院情況特殊不能招收外地學子,本縣有點勢力的豪強富戶看不上雲中書院這樣的小書院,只有像呂樹生家這樣不上不下的小富戶才會把孩子送到雲中書院,生源也十分有限。

若是雲中書院招收貧寒子弟,武源縣除軍戶外還有半數是良民,這樣一來生源便十分廣泛。

劉學淵內心掙紮的在房裏來回踱步,一方面覺得劉湛的建議可行,一方面又覺得有辱斯文給讀書人抹黑了。

“爹,那宋宜均之前在京有官身嗎?”劉湛不疾不徐的引導。

“宋兄乃進士出身,在翰林院任侍學士。”劉學淵道。

說起來宋宜鈞不管出身還是學問都在他們之上。

劉湛當即一喜連稱呼都改了。“可讓宋學士在雲中書院任教,其名下的五畝荒地可讓學生開墾,如此一舉兩得!爹,我敢斷定,無需束脩的書院絕對會吸引來一大批苦寒子弟!這可是功在千秋啊!”

劉湛使盡渾身解數在遊說,劉學淵還有些舉棋不定。

“若是來的人多了,住宿怎麽解決?”

“那便加蓋房屋做宿舍,山裏有木材,田裏有稻草,腳下有泥土,蓋房不是問題。”劉湛脫口而出。

“荒地圈在哪裏?”劉學淵漸漸松口。

劉湛又果斷說。“西邊那片荒山因離村較遠至今無人開荒,約有二十余畝,我常到那邊獵野兔因此十分熟悉。”

“二十余畝太多了些。”劉學淵還在糾結。

劉湛也不著急,一步一步引導。

“可以根據耕讀人數按數開荒,例如一人只需要負責一畝地,做完自己分內的農活便能回去讀書,一人耕作一畝地並不耽誤多少時間,若是每日早些起床,天亮之前就能做完了,且如今春耕剛過開荒造田再適合不過!”

劉學淵又問。“去哪裏招收願意耕讀的學生?”

“去縣城的茶館酒肆散布消息,通天峰上除去軍戶有五成是良民,生源不成問題。”

劉學淵一連提了幾個問題都被劉湛三言兩語輕易解決,完全沒有給他否決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