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最後的通牒(第3/3頁)

“不讓!”一些個本有些猶豫的官員有的是在殿中眾人的壓力下,有的是受了眾人感染,也紛紛發聲表態。

“韃子和遼江這次付出巨大,豈是能夠輕易打發?朱永昊想要勸退韃子,多半便只有割地賠款給好處,我大周國土,豈能讓出分毫?我泱泱大國,怎能做那辱國勾當!”陶老忿忿。他懷疑,朱永昊一直針對燕安,一早就把燕安地許給了韃子,才能讓對方如此幫忙。

“還有遼江,朱永昊的主兵力都來自遼江,他們的所得一定得要與付出成正比。他們要的只怕更多,更不只土地賠款這樣的好處……”榮安點到為止。

眾人其實也想到了。

遼江王也姓朱,他胃口已經養起來了,頂著作亂的名頭,只為土地?不信!只怕他們要的是塞地自立,獨成一國。一旦遼江有了先例,慶南又豈能作罷?慶南若也要鬧自立,朱永昊可有精力去收拾。必定不可能!

到那時,大周好好的大一統土地,便將四分五裂,戰亂不斷。那才是真正的民不聊生,對不起天地先祖和百姓。

所以這一刻,滿堂所有人,幾乎都是同一個聲音:絕不答應朱永昊!

閣老們建議緩兵之計。

先忽悠,拖延,再看形勢。

兩位閣老親自上了東直門與朱永昊喊話。

可朱永昊拒絕任何談話,閣老們只接到了他最後一通牒:明早。最晚明早巳時,若朝廷沒有決斷,他們便將開始攻城!

兩位閣老悻悻而回。

他們想拖延爭取時間,而朱永昊為避免變數,自然希望速戰速決,早些一錘定音。

這注定就是矛盾!

時間太緊了。

京畿幾大衛所雖都已去了信,但集結兵力後最快趕來也得四五天。若聚之而來倒還好,勉強也能湊個三五萬人。但萬一是各衛所分散而來,那便是送羊入虎口了。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再送一次信出去,讓各衛所合力而來。

先前德勝門聲東擊西派出探兵是打了朱永昊的人一個措手不及,可此刻卻是沒有這種機會了。

朱永昊的兵力,幾乎已經完全鋪開。

尤其在等著太子回京必經的北邊兩門和遼江接應的東邊兩門,足足布置有五萬多人。

太難了。

更糟糕的是,朱永澤的蟲已經壓制不了皇帝體內的蠱。常茹菲按著朱永澤所教的一些辦法試著給皇帝引蠱,也試著以小寶去解毒,但均以失敗告終。

皇帝時不時又開始疼了。

禦醫已經下了斷言,皇上最多只能拖個三五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