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十九章 太隱神笈(第3/3頁)

在內心中,地司殺已將戰傳說視作第一個殺戮的對象,他相信只要在最短時間內擊殺戰傳說,就會對坐忘城的人形成比伯頌重傷更大的沖擊。

“九誅刀”橫握在手,地司殺屹立如山,鋒芒畢露,大有橫掃千軍之勢!兩眼神光懾人,顯得冷而且狠,讓人不由想起他操縱大冥樂土大部人生命的冷酷生涯。

殺人,可謂地司殺的職責所在。

戰傳說心頭也為之微微一緊,他親眼目睹了地司殺一刀重創伯頌的情景,深為地司殺的修為所震撼,而此時當自己親身面對地司殺時,其感覺比預想的還要不好受。

他盡量平穩自己的心緒以及呼吸,本能地感覺到只要自己稍露虛怯之態,對方將立即乘虛而入,予自己以最可怕的攻擊。

事實上,若論淩壓一切的氣勢,戰傳說實在無法與經歷了無數次殘酷血戰的地司殺相比。對於地司殺來說,體味生死一搏前的感覺,已是極為熟悉而駕輕就熟。

戰傳說無法在這一點上與對方強拼。

所以,他決定避免地司殺在氣勢上給自己造成的壓力,只是以盡可能平靜的心態來迎接對方的主動攻擊。

戰傳說緩緩地拔出了貝總管贈與他的“搖光劍”,他拔劍的速度很緩慢,但因為始終維持在一個完全相同的速度上,所以並不顯得沉滯,反而借此顯示出了一種沉穩與獨特的流暢。

而能在面對地司殺這樣的高手時做到這一點,無疑需要以強大深邃的心境作為堅強的後盾,方能保持這種冷靜。

地司殺是何等人物,立時由這一點看出了戰傳說絕不簡單!

他已再難相信對方只是坐忘城一名普通的年輕統領。

思及這一點,地司殺難免有些吃驚。

而戰傳說早已將自己的武學修為提升至最高境界,在穩定自己心緒的同時盡可能捕捉探求對方情緒戰意的波動。地司殺一驚之際,戰傳說竟捕捉到了。

對於這一點,戰傳說大有驚喜之感,心中豪氣也為之大熾,竟臨時改變主意,大喝一聲,搖光劍驀然出鞘,竟主動發動攻勢,劍出如行雲流水,“無咎劍道”的第一攻式“止觀隨緣滅世道”向地司殺席卷而出!

“萬象無法,法本寂滅,寂定於心,不昏不昧,萬變隨緣,天地可滅。”

戰傳說甫一出手,便將“無咎劍道”的這極具攻擊力的“滅世道”發揮得淋漓盡致。

地司殺萬萬沒有料到眼前的年輕人竟敢主動出擊,不由又驚又怒,同時也驀然驚悟也許今日坐忘城勝負的關鍵並不在貝總管,而是在這小子身上!

心念閃動之際,地司殺已以玄奧快捷絕倫的步法倏然移前,毫不避讓地向戰傳說正面迎擊。

雙方在這一刻竟同時采取了攻勢,針鋒相對,實是兇險萬分!兩人之間本就不遠的間距在雙方同時一往無回的攻勢面前,幾可忽略。

光芒閃動,搖光劍、九誅刀悍然相接。

“鏘……”地司殺的功力更為深厚,硬撼之下,赫然將搖光劍震開。

戰傳說在搖光劍被震開之時,竟如同依附在劍上的一片毫無分量的輕羽般順著劍的去勢倒飄而出。

地司殺占了上風,刀芒暴盛,以更淩厲的刀勢橫劈而出,招式變化奇快,不予戰傳說任何喘息的機會。他自信戰傳說的劍法即使防守得再嚴密,但在他如滔滔不絕江水般的連續進攻下,其防守也必然會被擊得潰散,直至被一刀斬殺!

但他的預測再一次落空了。

戰傳說在處於下風的情況下,手中的搖光劍竟未取守勢,而是在鬼神莫測的玄變之中,繼續以攻勢迎接地司殺的攻擊!

地司殺心中之震撼難以言喻。

如戰傳說這般在連人帶劍倒飛而出時還采取攻勢的,地司殺是聞所未聞。

更絕的是戰傳說因為是在退卻中采用攻勢,竟形成了似攻似守、似進似退的局面,看似不合常規的舉措,竟別具奇效,使戰傳說在拼殺一記處於下風的情況下,仍能有足夠充裕的應對空間。

地司殺暗忖這小子此舉如此出人意料,不可捉摸,他若不是瘋子,就是劍道天才。

他卻不知戰傳說這一式劍法的要訣便在於“止觀隨緣”,只要心中存有進攻之念,那麽無論形勢如何變化,都要將之視若過往雲煙,任憑心中的劍意發揮得淋漓盡致。

戰傳說之父戰曲之所以能憑“無咎劍道”挫敗千島盟刀客千異,正是因為此劍法不落窠臼,奇想聯翩,不可以常理度之。此刻,戰傳說將“止觀隨緣滅世道”的精蘊處完全揮灑而出,其情形與地司殺預想的顯然已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