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十七章 生財之道(第3/4頁)

牛二連聲嘆息:“可惜可惜,如此好酒只怕我一生也再難能喝上了,看來真是富貴有命。”

說著,他已將瓷瓶中的藥丸倒出兩粒,扔入口中,顯得很費力地咽下了。

那頂大鬥笠,他始終未曾摘下。

爻意也不再試探,她已斷定這牛二一定有問題。

這可以從他的反常舉止看出。

同時,當他伸手接過藥、酒時,爻意留意到牛二的雙手絕不是一個車夫所應有的粗糙,相反,甚至比常人還要光潔白皙。

但爻意反而什麽也不說了。

馬車車輪轆轆,奔馳在空闊無人的百合平原上。

日漸西斜。

牛二一直默不作聲地半蹲半坐著,也不知是否瞌睡了,但在馬車接近苦木集時,他卻及時地“醒”了過來,並提出要換回戰傳說。

爻意並未反對。

戰傳說回到車內不久,馬車便駛至苦木集了。透過車簾看到苦木集星星點點的燈火,聽著車外嘈雜的人聲,戰傳說與爻意都有些吃驚。

爻意已把自己對牛二的猜疑告訴了戰傳說。

兩人對牛二正好在即將進入苦木集時提出換回駕車的舉動,感到非比尋常,暗忖這恐怕不是巧合。

雖然心懷疑慮,但兩人既不能確定自己的猜疑,也看不出牛二的來歷,只有暗中多加留意。

戰傳說比爻意坦然些,他相信既然牛二是坐忘城的人,即使不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車夫,也不會對他們包藏禍心,也許是貝總管他們派來暗中保護他們的好手也未為可知。

依出發前貝總管的意思,在途中打探蔔城人馬動向等事宜都應盡量交與牛二去辦,戰傳說、爻意兩人越少拋頭露面越好,但爻意對牛二已不信任,自是不放心由牛二去打探蔔城人馬的動向。

既已至苦木集,當務之急自是查清有無蔔城的人馬在苦木集與大隊人馬分道,轉向北行。

戰傳說吩咐牛二將馬車在路邊停下,與爻意一起下了車。

奔波了半日,一路顛簸,站在堅實的地面上,竟感到地面在搖搖晃晃。戰傳說向四周看了看,發現苦木集比自己想象中更大,大概此時他們正處於苦木集的主街上,街道甚是寬敞,東西走向,但街上走動的人卻並不多,這與戰傳說、爻意在車內感受到的人聲嘈雜的氣氛並不相符。戰傳說對此很是意外,沉吟片刻,似有些明白了:之所以會感到車外嘈雜熱鬧,是因為奔波半日,所見到的除了平展的平原,就是像永遠也不會有盡頭的路,途中除意外遇到劍帛人物語外,竟再未見到其他人,相比之下,才會覺得苦木集顯得格外熱鬧。

戰傳說只對牛二說了聲“你就在此處等候一陣子吧”,便與爻意循街向前走去。所幸是在夜間,縱然長街兩側的房舍內有燈光透出,也是頗為黯淡,否則以爻意、戰傳說二人的不世風采,並肩走在長街上,定會引得人人駐足觀望。

戰傳說二人看似很平靜,其實舉止出人意表的牛二已成了他們的一塊心病,此刻他們倒希望牛二真的暗中跟蹤他們,那樣正好可以借機一舉揭開牛二的真實意圖。

但兩人的希望落空了,以戰傳說如今的修為,若有人暗中追蹤,是很難不被他發現的。他們走出了百步之距,戰傳說仍未感到周遭有任何異常。

戰傳說對爻意低聲道:“時間緊迫,不允許我們拖延,還是盡快確定殞城主是否經苦木集前往禪都。”

爻意頷首贊同。

戰傳說領著爻意拐入一條偏僻小巷,為謹慎起見,他寧可選擇在不顯眼的地方打聽蔔城人的動向。

走入小巷不久,就聽得前邊不遠處“吱吖……”一聲木門開啟的聲音,一個瘦瘦的身影從一扇被煙熏得失去了本色的厚厚木門中閃出,門口處一盞顯得格外昏黃的燈籠發出之光將此人的影子拉得很長,而且模糊不定。此人手中像是捧著什麽東西,從其蹣跚的腳步來看,應是一老嫗,正向巷子的另一端走去。

戰傳說緊走幾步,趕上了老嫗,施了一禮後道:“阿婆,晚輩可否向你打聽一件事?”

老嫗像是被身後突如其來的聲音嚇了一跳,手一顫,捧著的一只瓦罐“啪……”地一聲墜落在地,摔了個粉碎。

一股濃烈的藥味一下子在巷子裏彌漫開來,原來老嫗手中所捧的是一罐煎好的藥。

戰傳說心頭頓時升起一團疑雲:“這老嫗為何竟驚愕至此?”

他上下打量著老嫗,發現老嫗瘦得驚人,讓人不由會擔憂她會不會被一陣疾風吹走,臉色也極不正常,泛現青色。

戰傳說斷定老嫗一定是久病之身,難怪她手中會捧著藥罐。久病之人,氣虛力弱,濁陰走五臟,易生怒、戀、憂、恐,想到這一點,戰傳說心頭疑慮打消了不少,暗忖自己未免太過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