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第3/5頁)

他平日裏話少,看著像是沉迷煉丹,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樣,皇室中多瞧不起他,也無人與他往來,這些話,自然他也不曾與人說過。

“隔日,父皇果然來了,我很高興,可父皇一入殿便坐在那裏,什麽話都沒說,也不曾走近了看我。

母親很惶恐,在一旁戰戰兢兢地伺候,我也很害怕,可身上實在難受,我想父皇能抱我一下。

於是便出了聲,結果父皇卻只是冷冷地朝榻上瞥了一眼,說了一句,再吵,就將你們母子逐出宮去。

我那時不知道逐出宮是何意,但想來很是嚴重,便不敢說話了。

也不知為何,那句話,那一瞥,隨我長大,不僅未忘,反而越來越清晰,使我越來越害怕。

之後許多次宮宴上,父皇當著眾人的面關心我的飲食起居,我都不覺高興,反而時常想到病中之事。”

大皇子說著,明蘇並未打斷,只靜靜地聽。

他說完了,笑道:“很奇怪,不過是被看了一眼,罵了一句,那句話興許是嚇唬孩子的。

可我卻忘不了,後來母親沒了。父皇也不傷心,她下葬的那日,是雨天,我記得很清楚,她葬在皇室陵園裏,葬得很偏僻,墓碑也做得潦草,像是一個隨隨便便的宮人一般。

我難受得厲害,回了宮,只覺無處容身,便想尋父皇,向他討個差使。結果,父皇在順妃宮中,與她一同飲酒賞雨。”

大皇子說到此處,便停下了。

明蘇也不知該說什麽,母親過世,父親卻在與人飲酒作樂,換了誰,都不好過。

半晌,那道長已入殿去了,大皇子輕輕嘆了口氣,道:“除夕之宴,我知道你是有意為之,但皇後娘娘待我很好,你又是她膝下長大的,我便幫你這一次。”

明蘇行了個禮:

“多謝皇兄。”

大皇子朝紫宸殿看了一眼,道:“道長法號無為山人,在我府中七年,有些本事,的確能煉出使人身強體健的丹藥。

但那丹藥只有數日之效,數日之後,便會厭食乏力,需再服一粒。服食日久,還會越來越依賴。”

明蘇道:“皇兄用了?”

“我只服了數回,察覺不對,便尋了只黃狗來試藥。”

大皇子說道,“無為很懂事,知曉什麽能說,什麽不能說,他還有些把柄在我手中,能使他乖乖聽命。”

明蘇聽到這裏,明白大皇子的用意了,他是交易來了。

“皇兄要什麽?”明蘇笑道。

大皇子問道:“你能給什麽?”

明蘇想了想,道:“追贈你的母親太妃之位。”

大皇子面露霽色:“那便多謝皇妹了。”

說罷,揚長而去。

明蘇目送他遠去,並未離去,而是吩咐了身後的侍從兩句,自己去了邊上一處亭子裏等候。

大皇子今番之舉,與其說是與她交易,不如說是投誠來了。

先以往事拉近距離,再以母親之事引她憐憫,最後拋出籌碼,以示他之誠意。

至於能給什麽,想必她不論許諾什麽,大皇兄都會接下。但觀他聽聞許她母親尊位的神色,可見他是滿意的。

陛下這一病,眾人都慌了神,先前誰都不靠的,也不得不做個抉擇。

大皇子占了個長字,明寅明辰都容不下他,反倒是她這邊,不大在意這個。

明蘇有些好奇,大皇兄拿住了無為的什麽把柄,能使他乖乖聽命。

過了約莫半個時辰,派去的內侍來稟:“道長自紫宸殿出來了,陛下將他安置在了萬方殿。”

萬方殿在前朝後宮的交叉處,有一道門攔著,入不得後宮,不會驚擾妃嬪。那處倒是合宜。

明蘇道:“再去看著。”

又過半個時辰,那內侍回稟道:“五皇子殿下已去拜訪過道長了。”

明蘇這才起身,往萬方殿去。

她到時,五皇子已走了,幾上的茶盞還未收拾。無為手拿拂塵,起身見了個禮,明蘇看了看他,見他瞧上去很年輕,竟看不出歲數。

“殿下來了。”無為說道。

殿中之人都已退下了。無為笑著道:“殿下安心,小道說了習慣道童服侍,陛下便未指派宮人。”

明蘇道:“道長如何取得陛下信任?”

無為回道:“小道取出一枚丹藥,一剖為二,我服其一,陛下服其一。”

之後,不必說,自是見效了。

明蘇便笑了笑,果真有些本事。再看他的行事,可見來前大皇子便與他吩咐過了。

第一回相見,明蘇並未說什麽深入的,只是閑談了幾句,無為也知此,跟著閑聊。

幾句之後,明蘇閑談道:“前幾日相國寺避雨,聽那主持說了番魂魄與軀體分離的話語。這是佛家言論,道家可也有相似之論?”

這話聽著便像是在說平日裏道聽途說來的趣事,無為自也不疑心,笑道:“有。魂魄與軀體本就可分離,平日裏修為修的是軀體,待得辟谷,軀體便幹凈了,進一步修體魄,直至軀體不老,體魄不壞,也就長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