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第4/5頁)

明蘇聽罷,接著問:“可若人已死了,軀體已損,用不得了,魂入黃泉,可能招得回來?”

無為道:“能……”

明蘇再問:“如何招回?”

無為笑道:“這便難了,要將黃泉之人招回,須得閻王放人。且大張旗鼓地招回又如何?

一縷輕魂,已軀體可附,何況魂魄是不能在陽間久留的。到頭來,還是得回去。”

明蘇便有些茫然,她也反應過來了,招回來,她也留不住。

她又說了些旁的,什麽狐狸精,什麽書生,都是些神神叨叨的事,招魂混在其中也就不起眼。

倒使得無為暗自道了一句,皇家可真有意思,為父的想長生,為女的想的竟是些靈異鬼怪之事。

明蘇告辭了。

她往淑妃殿中去,一面走,一面想招回來留不住,又有什麽用。

她想了一路,最後,卻又想,招回來,說句話,道個別,約個來生,也是好的。

哪怕說不了話,見一面也值得。

到了淑妃跟前,她便將此事說了。

淑妃大驚:“人死不能復生,招魂一說,如此荒謬,你竟相信?”

明蘇奇道:“我為何不信,此說十分有理,必是真的。”

淑妃瞠目結舌,道:“你便如此信那道人?”

明蘇笑:“第一回相見,我如何能信他?我連大皇兄都不信,已命人將他監視起來,以免他來個黃雀在後。”

口說無憑,一直不往來的人,說幾句幾句親近話,掏幾句心窩子,她就信了?笑話……

淑妃一聽,倒是舒了口氣,道:“那你如何就信招魂之術?”

“招魂之術,很有道理,那道人未必行,但依兒臣看天下之大,必有能人,招魂必是可成。”

淑妃還是不懂,可明蘇卻說得如此斬釘截鐵,淑妃只覺她是魔怔了,或是叫什麽魘著了。她想了想,再問:“那你看長生可否?”

“不可……”明蘇想都未想,“若有長生之人,為何聞所未聞?何況人的軀體本就是要老的,如何長生?

秦皇漢武富有天下,都未能長生,可見此道不通。但招魂不同,招魂是令故人歸來,看過一眼,說幾句話,也就罷了,與死而復生是兩回事,是很可行的。”

淑妃聽罷,總算明白,為何求長生,求仙道如此一看便是荒謬之論的話卻有許多精明強幹的皇帝相信了。

不是他們糊塗,而是人一沒了指望,哪怕是極其微渺的希望,都會緊緊握住,一絲不放的。

淑妃頓覺心酸,想,也好,讓明蘇有個指望,她也能高興些。

“那你別輕忽了正事。”

明蘇笑得明朗,好似三月天裏的太陽,明朗得近乎耀眼:“母妃放心,她回來,若見我因她荒怠,必會生氣,我要讓她安心。”

淑妃便點了點頭,說到別處去了。

“父皇動作真是快,才幾日,便想起皇兄的丹藥來了。”明蘇說道。

淑妃道:“你是還小,不知老病有多可怕,他快五十了,多少皇帝在這歲數都見先人去了。

他還如此放縱酒色。身子豈能不壞。偏偏平日裏又是耽溺享樂慣了的,要他收斂,當真是難,他自然要想方設法地重獲青春。”

明蘇一想確實如此,母女二人又說了會兒,明蘇便告退了。

淑妃見她走了,回了寢殿,獨自在床邊坐了許久,方打開床頭的一個暗格,自裏頭取出一只盒子。

她看了那盒子半日,方打開了,裏面是封書信,信中只短短的一句話:“保全自身,照看好我們的孩子。”

紙還很新,墨也未洇開,只是那人當時寫得急,字跡潦草。

“宓兒不在了,明蘇很想她,想要劍走偏鋒,求告於道術。這很荒唐,可也算是個寄托。”

淑妃輕輕地說道,像是在與心愛之人說說她們的孩子近日的狀況。

她恍惚間想起當年明蘇降生那日,先皇後就抱著明蘇坐在床邊逗弄。

她那樣美,那樣溫柔,她沒忍住,與她道:“你就當這是我為你生的孩子,可好?”

那人沒有答話,一晃十余載,直至她危難之時,為了勸住她,留住她,方給了她這樣一封書信,答應了她當年的請求。

這是她求了大半生的事,可如今卻成了一道枷鎖,緊緊地鎖住她。

“你也不說明白,照看到多大才算照看好了。”淑妃抱怨了一句,可即便是抱怨的話,她都是輕輕的,不忍心當真責備。

明蘇自南薰殿出來,仍舊琢磨著無為的那幾句話。

一縷輕魂,無軀體可附。

明蘇想得入了神,總覺得忽略了什麽。

走到一處柳樹下,柳樹紙條柔嫩,一根一根地垂下來。

明蘇近日志怪話本看多了,看到柳樹便想到柳樹可辟邪,她記得有一篇裏,講到兔子精附身在一名女子身上,被道人用柳枝抽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