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啞舍·龍紋鐸(第4/8頁)

“楊廣登基之後,又開創了科舉制度用以選拔官員,這個制度後來沿襲了上千年。其後又改度量衡,頒布大業律法,發展絲綢之路,萬國來朝。若看楊廣的前半生,可稱之為明君。端看他把年號定為大業,便知其鴻鵠之志。”

胡亥越聽越覺得臉上如火燒般的熱。他也正好是二十歲登基,可是對政事卻一竅不通,強行插手了幾件政事,結果都弄得很糟糕之後,他索性也就破罐子破摔了。他本身從小就沒有接受過任何教育,而楊廣卻是隋文帝楊堅刻意培養出來的,就是生怕北周將領擁兵自重篡位登基的情況出現。只是隋文帝估計也沒曾想過,就算是親生兒子擁有重兵和威望之後,也不會甘於人下。

“都說楊廣遷都洛陽,大興土木。但京都東遷,乃是有利於控制整個天下,長安地處西域,對中原鞭長莫及,所以洛陽至宋朝也是經濟文化的重鎮。而京杭大運河,乃是通暢南北交通的壯舉,論影響,實不在父皇修建的萬裏長城之下啊!”

扶蘇非常感慨,他口中如此說著,事實上心中卻認為,對於民生來說,這京杭大運河其實是比萬裏長城還要有用處,只是父皇雖然已逝多年,他心中的尊敬卻分毫未變。隋煬帝修建京杭大運河和修建萬裏長城一樣勞民傷財,這等利國利民的大工程,誰修建都不好,可是後世卻都是一邊罵卻一邊繼續修繕,由此可見一斑。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五千多裏的京杭大運河僅用六年的時間便完成了,隋朝國庫損耗巨大,勞民傷財哇,終埋大患。

胡亥聽得面紅耳赤,卻覺得皇兄句句話中有刺,字字意有所指,索性擡起頭來,繞回原來的話題道:“皇兄,這龍紋鐸是要還是不要?”

扶蘇定定地看著胡亥的銀發赤瞳,半晌之後才點頭道:“要,為何不要?汝去取來吧,記得小心為上。”扶蘇的聲調又恢復了不徐不疾,波瀾不驚。

“是。”胡亥深深地吸了口氣,轉身離去。

扶蘇卻再也看不下去手中的史書,雙目看向窗外開始吐露出綠色嫩芽的樹杈,看看枝頭纏綿綻放出來的春色,許久都未曾回過神。

陸子岡小心翼翼地打開右邊的錦盒,露出裏面古樸的龍紋鐸。

關於老板提議的以物易物的交易,其實並不好弄,在程序上很麻煩。

這枚龍紋鐸經過了X光檢測、熒光光譜分析及範土的熱釋光測定等各種鑒定,專家們都給出結論,這枚龍紋鐸可能是清初大量青銅器造假狂潮時的仿制品。因為太新了,連銅銹都浮於表面。青銅器本就不如瓷器可以用碳十四來鑒定得準,但這連串的精密儀器鑒定下來,專家們都同意老板以物易物的要求。

這枚龍紋鐸是因為歷史上本就少有鐸的傳世,才一直留在館藏室內的,卻一直而未決它的最終歸處,因為這枚龍紋鐸還夠不上國家級文物,放在博物館的展台裏遠遠不夠格。這下倒是解決了一個閑置品。眾人雖不解老板為何會用三個價值連城的古董來換這枚龍紋鐸,但都紛紛腦補起這枚龍紋鐸可能是人家祖傳什麽的來。

陸子岡並沒有把老板給他的銅舌片拿出來,他要來這個銅舌片也是一時興起,想起之前他曾經在啞舍中拼起來了一枚無字碑,這回該他琢磨琢磨了吧?而且,老板這麽看重這枚龍紋鐸,現代化儀器越是鑒定不出來,陸子岡就越發好奇。他肯定這枚龍紋鐸有著神奇的地方,所以更不敢擅自在大庭廣眾之下安上那個銅舌片,只好在下班後偷偷地躲進自己的實驗室裏。

陸子岡帶好手套,把巴掌大的龍紋鐸拿在手中,翻過來一看,果然看到鐸腔內空空如也,最底部有個可以連接的部件。

陸子岡用架子固定好了龍紋鐸,又打開左邊的小錦盒,拿出銅舌片,輕手輕腳地用工具把銅舌片安上,然後靜靜地等了幾分鐘。

什麽都沒有發生,陸子岡把龍紋鐸拿在手中,對著上面精美的龍紋發了一會兒呆,猶豫著自己是不是要搖晃一下試試看。

老板雖然在最後叮囑他不要搖晃龍紋鐸讓它發出聲音,但是當初還叮囑過他不許讓錕铻刀沾上鮮血呢!他的錕铻刀也早就沾過鮮血了,也沒見發生過什麽事啊?

陸子岡為人一向小心謹慎,這也是做他這一行所必備的,所以他拿著龍紋鐸左思右想,許久都沒想出個結論來。

“如果我是你,我就不會搖晃那個龍紋鐸。”一個突兀的聲音忽然從實驗室裏響起。

陸子岡嚇了一跳,差點沒把手裏的龍紋鐸扔在地上。他戰戰兢兢地把龍紋鐸放回到軟布之上,這才擡起頭看向那個第二次不請自來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