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因果(第3/5頁)

建文越聽越覺得奇怪,不由得脫口而出:“那海中奇珠,莫非就是海藏珠?”

銅雀對此不置可否,繼續說道:“朝廷把佛島給遺忘了,不代表其他人也遺忘。歷朝歷代,一直有人試圖找到那一個南洋海眼,登上佛島。要知道,別說島上那堆積著山海之量的金銀財寶,說不定還能找到那串海中奇珠——武則天只選了一粒,便已君臨天下,如果擁有一串,該是何等強大?”

建文逐漸聽明白了。無盡的寶藏,無盡的力量,只要有一個,就足以讓整個世界的人發瘋,更何況是兩個?

寶藏的故事,他聽了太多,對這些套路知之甚詳,不由得脫口而出:“事情並沒有那麽簡單,對不對?”

“殿下聰睿。” 銅雀道,“事情並沒有那麽簡單。因為沒有人知道,佛島究竟在哪裏。它鎮坐於南洋海眼之上——可海眼到底是什麽意思?位於何處?有什麽標志?除了顯照和尚本人,沒人答得上來,而……”

“而這塊海沉木,就是唯一一個與佛島有關的線索?” 建文截口道。

銅雀意味深長地看了建文一眼:“殿下搶話倒是真快……那個海眼之位,是顯照和尚親自測量,只有他知道通往佛島的針路海圖。在佛島竣工之後,顯照和尚動身返回洛陽報功,結果船行至半路,遭遇了一場劇烈的風暴,艦船沉沒,顯照和尚殞命大海——而這塊海沉木,據說就是當年顯照的沉船碎片之一。它沉於海眼,凝於深淵,再隨潮流而出,佛島針路的線索就隱藏其中。”

建文聞之失笑:“銅雀先生,你是騎鯨商團,怎麽也相信這種無聊的傳說?這塊海沉木我檢查過了,雕工是不錯,並沒有什麽藏寶圖痕跡。地圖雲雲,只怕是小說家們的想象吧?”

銅雀卻搖了搖頭,面色嚴肅:“它也許和寶藏無關,但這是唯一和佛島相關的東西。若要找到佛島,只能著落在它身上。”

建文忽然注意到一個細節:“您剛才說,這塊海沉木,是顯照沉船的碎片,之一?”

“殿下能留意到這個細節,很好。如您所說,顯照沉船形成的海沉木,不止有這一塊,而是有許多碎片。”

“啊?這麽多?”

銅雀的口氣變得略帶沉痛:“從武則天死後開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塊顯照海沉木現身於世。每次現世,都會引起一場海面上的腥風血雨、絕大紛爭,因此而死掉的人不計其數,滅亡的南洋小國,少說也有十幾個。嘖,本來是佛法殊勝之物,卻成了嗜殺貪欲之源,真是讓人感慨——在我們騎鯨商團的圈子裏,這種沉木,被稱為顯照佛木。”

“從唐至今?豈不是說,已經有幾十塊顯照佛木出現?”

“是的。不過奇怪的是,同一時代,顯照佛木只會出現一次,從未有兩塊聚在一起。所以你們手裏這一塊,在這個時代是獨一無二的。”

“可這木頭上沒字沒畫,怎麽判斷與佛島有關?”

“看它的造型。” 銅雀拿起海沉木,點了點木上那尊佛陀的坐像。建文凝神觀察了一下,這尊雕像的確栩栩如生,乃是佛陀布施造像。

“嗯……左手指端下垂,手掌向外,結與願印,意指佛祖慈悲,可了卻眾生祈願;而右手屈臂上舉到胸口,手指自然舒展,結無畏印,意指賜予眾生平安,無所畏懼——這兩個手印,倒是與佛島傳說有所關聯,可這沒什麽特別的吧?到處寺廟裏都能看到。”

銅雀道:“這並非人工雕得,而是天然形成。”

“不可能吧?”建文大吃一驚。

“根據傳說,顯照和尚在船沉之時,發下最終的一個大誓願。他把一身精微佛法散入海中,護住沉船。因此每一塊沉船碎木,都蘊藏著芥子大小的一點佛性。它們在海眼中被揉搓、凝壓成海沉木的過程中,有那一點佛性牽引,自然化成了一尊佛像。”

“這,這也太玄了吧?”

銅雀把海沉木遞過去,對建文和七裏說:“你們可以試一下。顯照佛木泡入水中,佛頭會自顯圓光。”

建文連忙起身,從船外打了一桶海水上來。七裏把佛木往桶裏一丟,只見水面波光粼粼,那佛像頓時生動了許多,只見一輪威嚴聖潔的圓光自佛頭後悄然顯現,寶相莊嚴。

建文把它拿出水來,圓光頓時消失。他重復了幾次,確認只有在水中,才能看到這幅異象。而且這光不是來自於什麽鑲嵌的珠玉,也不是水面折射的錯覺,就是憑空出現——這個特色,確實不像是人類的能工巧匠所能做到。

可若說它是自然形成,豈不是更匪夷所思?

七裏從他手裏接過海沉木,反復端詳。她比建文更迫切地想知道裏面的秘密,也看得更加仔細。可任憑她如何觀察,也看不出什麽特別的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