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行者石窟翁相伏姬 瀧田近村狸養雛狗

金碗八郎孝吉突然自殺,不知其志者認為他不當死,有功未受獎竟可惜地喪了命。有人責備他這都是因為被玉梓罵得慚愧難當而死去。也有人認為並非如此,古之賢人有言:男子寡欲可退百害;女人不妒則可掩百拙,更何況道德仁義呢?義實之德不孤,鄰國武士敬仰之,想與之通好,祈求聯姻者甚多。其中上總國椎津城主萬裏谷入道(1) 靜蓮之女,名叫五十子,賢惠美貌,義實也略有耳聞,於是就娶其為妻,生了一女一男。第一個是女兒,生於嘉吉二年夏季。為表示是在三伏季節所生,故取名伏姬。第二個是男孩,在次年末降生,稱之為二郎太郎。後來繼承其父的家業,叫安房守(2) 義成,駐在稻村城,武威益震。伏姬在繈褓中就與眾不同,使你想到宛如從竹節中出生的輝夜公主,肌膚潔白如玉,脖子上有很長的胎毛。三十二相(3) 一相不缺,父母疼愛非同一般,用不少女官服侍著她。然而伏姬晝夜啼哭,雖然到了三歲還不能說話。她從來不笑,只是啼哭,三年來到處求醫,或請高僧、行者施巫術進行祈禱,都沒效驗。這且不提。

卻說安房郡有個叫洲崎明神的古老神社。在那個神社的山腳下,有個大石窟。窟中有座古像,就是役行者。從那裏流出來的泉水叫子水,即使天旱水也不涸。從前在文武天皇時代,役君小角(4) 被流放到伊豆島,此處距伊豆島海路僅一百四十余裏,小角踏著波浪去遊歷洲崎,在那裏顯靈驗,所以後人就在那裏造一尊石像,安放在石窟內。據說非常靈驗,去祈禱的無不達到心願。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地傳到伏姬的母親五十子耳朵裏。她為了伏姬之事,每月派人到石窟去代為祈禱。已有三年,雖無多大效驗,但伏姬安然無恙地被哺養到今天,或許就算有一定的效驗。心想,如能親自去祈禱一下,說不定會有奇特的靈驗。於是就向義實訴說了此事。義實雖不反對,但洲崎並非裏見的領地,雖然現在安西不會有什麽野心,但是為了這件事讓孩子到那裏去,唯恐別人議論,還是作罷吧,因而不肯答應。但因五十子多次請求,便難以拒絕,於是選擇幾個年歲大的男女仆人,悄悄陪同公主到洲崎去了。

伏姬坐在轎子裏,由奶母抱在膝上。她從未到外邊來過,四周雖喧囂熱鬧異常,也毫不感興趣,一路上只是不住啼哭。跟隨的人沒辦法,抓緊趕路,很快來到明神別當(5) 的養老寺,住宿在那裏,到行者石窟祈禱了七天。祈禱的法事很快圓滿結束,隨從們催著回公館。出了旅宿處,轎子向平郡方向走約七八裏時,公主啼哭得很厲害。女官和奶母為了哄她,從轎子裏出來抱著她趕路,但走得不快。這時見到一個八十多歲的老翁,眉毛如八字,上掛白霜,腰彎如弓,手拄根鴿頭拐杖,在途中休息。因為是微服出行,隨從們不能走在前邊。老翁盯著細看伏姬說:“這不是裏見國公的公主嗎?是從石窟回來吧。我再給您做祈禱。”這樣一打招呼,隨從們吃驚地忙回頭看看,那個老翁不像凡人,心想,不把實話告訴他,恐不大合適。這些老臣和老女官就把詳情毫不隱瞞地都對老翁說了。老翁頻頻點頭說:“這是鬼魂作祟,這個孩子太不幸了。雖然祓除並不難,但禍福如同纏著的繩子一般,是互為因果的。譬如喪失一子,而後來卻得到許多人的幫助,其禍則非禍,損益之道都是如此,既不要高興,也不必悲傷。回去將此事告訴義實夫婦,把這個送給她作為護身。通過它會給人某些啟示。”得意地說著從懷裏掏出一串水晶念珠,上面刻著仁義禮智忠信孝悌八個字,掛在公主的脖子上。隨從們吃驚地一同叩拜說:“究竟是什麽魂靈在作祟?望您詳細說明,並請永遠治服它。”老翁笑著說:“妖焉能勝於德?雖說是惡鬼,卻可使裏見家日益昌盛。月盈則虧,有什麽需要祓除的?如詳細說明,則恐泄露天機。根據伏姬這個名字,自己就會體悟的。那麽我就讓這個女孩從今天起不再哭了。你們趕快去吧。我也走了。”說著飛也似地向洲崎方面跑去,轉眼便無影無蹤了。隨從們茫然看著那個方向,心想一定是役行者在顯靈,大家共同禮拜回瀧田去。途中公主就一點也不再啼哭了,高高興興地在遊戲。特別是從這一天起,說話和一般的三歲孩子一樣了。大家半喜半疑地回到瀧田,把這件事稟告了義實和五十子,又把那串念珠也呈上去,義實看了,認為這是神佛的保佑。立即派藏人貞行去洲崎神社和行者的石窟,獻幣帛祈求神佛永遠對公主加護,消除一切災害。那串念珠就常掛在伏姬的脖子上。這樣又過了四年,春回大地時,公主已經七歲了。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