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錫拉庫紮的擴張(第2/2頁)

菲比達斯想起之前阿格西勞斯的叮囑,板起面孔告訴他們:斯巴達人前來錫拉庫紮的任務是幫助狄奧尼修斯對抗迦太基,而不是幫助錫拉庫紮人推翻狄奧尼修斯!他希望暴亂的民眾能夠平息憤怒,齊心協力趕走已經兵臨城下的迦太基人。

同時,他還讓狄奧尼修斯做出保證:從今以後,不得對參與暴亂的民眾進行報復,今後的統治也會更加寬容。

在斯巴達人的全力支持下,狄奧尼修斯暫時度過一個難關。

城外的迦太基人安定下來之後,開始對錫拉庫紮城外的一切設施進行破壞。他們不但搗毀農田、村鎮,還褻瀆神祇。不但破壞了波皮克萊高地上的宙斯神廟,還搶劫了德墨忒爾和珀爾塞福涅兩位女神的神廟。

這種瀆神的行為激怒了錫拉庫紮人,雙方多次在城外和大港內發生小規模的陸戰和海戰,勝負各半。

戰爭相持到夏季的到來,隨著氣溫的上升,形勢開始對錫拉庫紮人有利起來,因為阿斯普拉河附近沼澤地裏的蚊蟲增多,受到叮咬的迦太基士兵受到了瘟疫的折磨,死亡的人數越來越多。

此時,飽受內憂外患壓力的狄奧尼修斯也激發了自己的智慧,制定了一個巧妙的進攻計劃:在黑夜行軍,利用聲東擊西的戰術調動敵人之後,海軍和陸軍同時猛攻敵人要塞的弱側。

而迦太基人因為瘟疫的折磨,士氣低落,面對錫拉庫紮人的進攻反擊無力。

狄奧尼修斯在付出了上千名雇傭軍生命的代價,相繼攻占了迦太基人在阿拉普斯河畔修建的波利克那要塞和修建在海岸邊的達斯孔這兩座要塞,同時大敗迦太基海軍,迦太基人紛紛傷亡慘重,希米爾科的中軍營地被圍在中間,營地內一片混亂,眼看著就要全軍覆沒的危險。

就在這時,狄奧尼修斯卻命令停止進攻。

當晚,迦太基軍營與狄奧尼修斯的秘使往來頻繁。

接下來的三天,雙方保持著平靜,沒有發生戰鬥。

到第四天晚上,希米爾科僅帶領剩余的30條三層槳戰船倉皇的逃出了大港,遺棄了大多數迦太基士兵、同盟軍和雇傭軍,他們最終遭到錫拉庫紮及其盟軍的全殲。

大勝之後的狄奧尼修斯並未對迦太基人窮追不舍,徹底收復西西裏,將迦太基人趕出這個島嶼。因為之前錫拉庫紮民眾的逼宮事件已經使他深刻的意識到,只有迦太基人的勢力繼續在西西裏存在,他的僭主地位才能得到保障,所以他不但放跑了希米爾科的殘軍,也沒有繼續掃蕩迦太基在西西裏的殖民城鎮,而是開始重點打擊東部內陸地區的西西裏土著西凱爾人的勢力,因為在這次的戰爭中,西凱爾人成為迦太基的幫兇,給錫拉庫紮制造了很大的麻煩,讓他覺得光統一島上的希臘城邦還不夠,必須擴張錫拉庫紮在西凱爾人居住區的勢力範圍,徹底將西西裏東部變成鐵板一塊。

錫拉庫紮的大軍開始征服一個個西凱爾人的城鎮,如摩甘提那、凱法羅伊狄昂、赫那等,也逼迫更多的西凱爾勢力與他簽署了附屬協議。

他還包圍希米爾科為西凱爾人修建的唯一的海濱城市——陶羅美利昂,只是一時未能攻下。

到第二年(即公元前396年),錫拉庫紮的勢力已經向北擴張到西西裏東北角。

在迦太基焚毀的廢墟上,狄奧尼修斯重建了墨西拿,而新墨西拿城的居民構成是由錫拉庫紮的盟邦洛克裏和麥德瑪的殖民者,這主要籠絡他在大希臘的盟友,同時還有剛被斯巴達人趕出原居地而居無定所的幾百名美塞尼亞人,這樣的新住民跟利吉姆人再無一點親緣關系。

但很快,斯巴達人就派來使者,對狄奧尼修斯將斯巴達的仇敵安置在如此重要的城市裏表示了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