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戴弗斯的第二位妻子(第2/2頁)

事實上,西西裏島傳來的消息似乎也證明了這一點:錫拉庫紮大軍沿著西西裏北海岸向西掃蕩,開始逼近索魯斯城,終於讓之前就因為狄奧尼修斯率軍圍攻陶羅美尼昂而憤怒的迦太基元老院終於下定了決心,任命希爾米科之弟瑪哥為統帥,招募士兵,準備再率軍奔赴西西裏,抵禦錫拉庫紮人的進攻。

對於戴奧尼亞元老院中負責政務元老而言,接納利吉姆,風險不大,相反獲益甚豐;對負責軍事的元老而言,利吉姆有一只較強大的海軍艦隊,正好可以彌補戴奧尼亞的短處。

在眾人的勸說下,戴弗斯有些猶豫不決。這時,他的妻子克莉斯托婭站了出來,對元老院希望戴弗斯再娶一位利吉姆妻子表示了支持,並勸戴弗斯接納愛葛妮絲。

出生小亞細亞米利都的克莉斯托婭從小受波斯文化的影響,對一夫多妻並不太抗拒,當初小居魯士就有十幾位寵妃。而且已經是一名成功商人的她更知道利吉姆的歸順對於戴奧尼亞商貿的重要性。

戴弗斯終於被說服,將21歲的利吉姆女子愛葛妮絲娶進了戴奧尼亞執政官的官邸,利吉姆也順利的加入了戴奧尼亞同盟。

這件事震驚了整個大希臘。

當迪奧尼修斯得知這個消息時,正率軍圍攻索魯斯,本已下令撤退,結果他又重新下令:吹響進攻的軍號……

……

在這兩年,在小亞細亞的土地上,德基裏達斯率領的希臘聯軍給波斯制造了很大的麻煩。

於是在公元前396年,波斯國王阿爾塔薛西斯在其母後的提議下,任命:暫居波斯的雅典人科農為波斯海軍提督(科農原是雅典海軍統帥,在羊河戰役中慘敗給斯巴達的萊山德,最終導致雅典向斯巴達投降)。

科農逃到波斯,一直孜孜不忘向斯巴達復仇,因此經常去討好波斯的王太後帕呂薩蒂斯。現在終於兵權在手,他立刻率領300艘波斯戰船,積極配合波斯陸上部隊,很快就給斯巴達軍隊造成很大傷亡,並使其陷入困境。

於是,波斯提出停戰和談,但斯巴達拒絕了。

此時已經是希臘霸主的斯巴達不願意在戰爭被動的時候接受和談,那樣不但和談條件非常不利於斯巴達,而且也有損斯巴達在希臘城邦中的威望。於是,長老議事會決定派出國王阿格西勞斯替換德基裏達斯,在小亞細亞發動更大的戰爭。

阿格西勞斯一直在斯巴達民眾面前表現出的是他平易近人、待人謙和的一面,但在遵守斯巴達傳統和法律的面具下,他隱藏著一顆從不曾為人所知的雄心。他渴望巨大的榮耀,崇拜遠古的英雄,希望能用前所未有的勝利,使世人忘記他的跛足,而只記得他的功績。所以當他從長老議事會中接受命令時,心中就已經把自己當成了這個時代的阿伽門農,要去征服新的特洛伊,即波斯。

於是,他率領一部分軍隊前往奧利斯這座城市(它位在皮奧夏地區內,這個地區最有名的城邦是底比斯),就像當年眾王之王阿加門農統帥全希臘軍隊渡海進攻特洛伊之前所做的那樣,向那裏的阿爾特米斯神廟奉獻祭品。

但是在莊嚴肅穆的祭拜過程中,底比斯人出現了,他們宣稱斯巴達人的行為並未通知底比斯,從而強行中斷了儀式。

這件事給原本就關系緊張的斯巴達和底比斯之間,蒙上了一層陰影。而對極其自尊的阿格西勞斯而言,這簡直是奇恥大辱!從此他記住了底比斯。

最後,阿格西勞斯帶領兩千名斯巴達新公民組成的軍隊和一個包括萊山德為首的30人軍事委員會,悄悄地渡海到達小亞細亞,進駐以弗所。

萊山德自以為是他扶持起來的阿格西勞斯,到達小亞細亞之後,這位性格溫和的國王必將依靠他這個當年曾征服小亞細亞的真正“國王”,並且會將斯巴達軍隊的指揮權交到他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