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落幕(第4/4頁)

於是,他的剛愎自用讓錫拉庫紮的混亂得不到平息,最終自己也死於暴亂之中,錫拉庫紮實力大損,走向衰落。

感覺他有點像葉利欽,不明白普魯塔克為什麽選擇他而不選其他更有名、對古希臘歷史造成更大影響的人物,比如伊帕密濃達,難道就因為狄昂推崇民主、搞了政變?!

三、赫羅利斯。

在我搜集的資料中,這位歷史人物的信息很少,只知道在早期他是狄奧尼修斯的支持者,後來又反對狄奧尼修斯的獨裁,從他那一句後來成為西方名言的“君主之權不過是花哨的裹屍布”就可以看出來。

在狄奧尼修斯大舉入侵大希臘之前,他逃離了西西裏,並且在大希臘聯合各城邦組建起一支聯軍,保衛大希臘。作為錫拉庫紮人,他居然成為了聯軍統帥。不明白為什麽一名外來者會成為大希臘的統帥?是因為他名氣大、還是因為選其他城邦的將領會造成矛盾,選他大家都接受?

赫羅利斯率領聯軍向入侵大希臘的錫拉庫紮軍隊進軍,而且自己身處先鋒隊中,位於隊伍前列。他不派偵騎、不派探子做事先的戰場巡查,在不知道敵人具體所在的情況下,貿然進軍,結果就在西裏庭附近,遭到嚴陣以待的錫拉庫紮軍隊的迎頭痛擊。

赫羅利斯毫不畏懼,在頑強抵抗的同時,還派傳令兵通知後面的部隊盡快趕到。

於是,聯軍以“添油戰術”不斷的投入戰鬥,被狄奧尼修斯擊潰了一波又一波。赫羅利斯戰死,大希臘最強大的一支武裝也被迫投降,大希臘再也無法阻擋狄奧尼修斯征服的野心了。

有時,作者真懷疑赫羅利斯是一個反間,這軍事指揮能力也太次了!因此,大家也就能理解之前本文中塔蘭圖姆執政官戴奧米拉斯輕易中了梅普聯軍伏擊的事是非常有可能發生的,因為這個時代很多希臘城邦將領的指揮能力確實很差,而且戰術也落後。為了增加戰爭的精彩程度,作者還有意拔高了他們的水平,否則戴弗斯以前世先進的軍事理論組建起來的戴奧尼亞軍隊,那可是……

四、菲墩。

提起這個名字,估計很多讀者都沒有想起是誰。菲墩是利吉姆的將軍,為什麽要專門提起他?因為他是作者收集到的大希臘這一時期的資料中唯二的、有歷史記載的有名有姓的人物(另一位就是阿契塔)。有人會問庫諾戈拉塔、科爾內魯斯呢?這些都是作者虛構的人物,也可見這個時間段大希臘的歷史記載太少了。

關於菲墩的記載並不多,只知道在大希臘聯軍被擊潰後,他仍然率領利吉姆軍隊與狄奧尼修斯作戰,並且屢敗屢戰,作風頑強,給狄奧尼修斯造成很大麻煩。所以在利吉姆城破之後,狄奧尼修斯殺了他全家,包括親戚朋友,也算是“夷三族了”。

好了,廢話就發這麽多,有騙字數的嫌疑,不過我收集這麽多的西西裏和大希臘資料,最後自己總結和歸納的這點感慨應該還值點錢,哈哈!

狄奧尼修斯在歷史上所創造的錫拉庫紮的輝煌在這個世界被戴弗斯領導的戴奧尼亞城邦聯盟給打斷,那麽戴奧尼亞能否創造遠勝錫拉庫紮的輝煌呢?請大家繼續觀看下一卷《王國十年》!

第七卷 王國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