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送別(第2/2頁)

還有,戴弗斯陛下,你讓女孩和男孩一樣從小接受相同的教育,進行體育訓練,成年後給予她們更多的財產和生活的自由,雖然還沒有做到讓女性也擔任王國的一些公職,但是相比較其他希臘城邦,你們在男女平等這個問題上已經做的非常的好。

還有,戴奧尼亞在財產的分配上也做到了公平。每位王國公民都能分到五畝土地,其後根據公民在王國中所作出的貢獻,還能再分配到土地和其他的財物獎勵,而不是讓王國的公有財產大半被貴族和富人賺取……”

聽到這些話,戴弗斯心情舒暢,半開玩笑半認真的對其他來赴宴的元老說道:“你們聽見了嗎,我們戴奧尼亞有這麽多的優點,你們應該對王國更有信心、更加努力才對!”

其他人也笑著回應。

柏拉圖卻沒有笑,他注視著戴弗斯,認真地說道:“我發現戴奧尼亞還有最大的一個優點,就是戴弗斯陛下你!”

“我?”

“是的。”柏拉圖情緒開始激動的大聲說道:“作為一個國家的國王,你沒有淩駕於法律之上,而是依照法律行事。你沒有大肆揮霍、追求奢華的生活,而是低調節制。據我所知,戴奧尼亞王國的政體以及這些令我感到驚嘆的法案大多出自你的建議,如果沒有淵博的知識,深刻的觀察和良好的判斷是很難做到的。而能夠做到這一切的只能是哲學家!哲學家並不一定要寫作論著、廣為人知。我的老師蘇格拉底從來都是只說不寫。而戴弗斯陛下你卻是只做不說,你就是一個真正的哲學王啊!”

說到這裏,柏拉圖神情興奮,兩眼放光:“我之前的判斷錯了,我的理想國並不是在現實無法存在,而是它正在實現,就在戴奧尼亞!”

在前世,柏拉圖曾到過塔蘭圖姆遊歷,當時的塔蘭圖姆正處於強盛時期,柏拉圖對長期擔任執政官的阿契塔一見投緣,因為身為畢達哥拉斯學派的重要人物,阿契塔正是柏拉圖心目中所期盼的“哲學王”的典型形象,因此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對阿契塔大為推崇。但是在這一世,阿契塔早死,塔蘭圖姆也淪為戴奧尼亞王國的一個自由市,但柏拉圖卻將目光轉向了比阿契塔創造更多輝煌的戴弗斯。

當然,在送別宴會上自傲的柏拉圖並沒有承認他在《理想國》一書中和戴奧尼亞的現狀相比存在一個明顯的缺陷,即以前他的目光有些狹小,只聚焦於一個城市,甚至認為城邦人口的數量以5040人為宜,而戴奧尼亞擁有龐大的人口和廣袤的土地,同樣可以治理的不錯,這就讓他心中有了很大的觸動。

懷著不舍的心情和對未來的憧憬,柏拉圖離開圖裏伊,返回雅典。在專注於教學的同時,他也將大半精力投入到對城邦政治制度更深入的思考,並在幾年後寫出了《戴弗斯篇》,並聲稱這篇文章的價值遠超過他之前所寫的《呂西斯篇》、《高爾吉亞篇》、《希庇阿斯篇》……等文章,而且不亞於《理想國》一書,這是後話。

注:終於寫完了這一卷!之前一直不敢動筆寫柏拉圖、寫哲學、寫學術爭論,因為我很不擅長這個,曾有書友勸我避開它,但我後來想既然寫的是古希臘,又怎能沒有古典時代文化百家爭鳴的場景,所以硬著頭皮寫了,為此看了好幾本書,雖然寫的比較膚淺,好歹是戰勝了自己。

接下來的一卷就更精彩了,因為有你們想看的東西:羅馬、迦太基、伊特魯裏亞、埃及、凱爾特、伊比利亞……

所以下一卷的名字是《西地中海風雲》!

第八卷 西地中海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