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圖裏伊石礦(第2/2頁)

而這些農夫看到這麽一大群人浩浩蕩蕩的經過,也見怪不怪了,有的人還大聲地喊道:“喂,祝你們今天一切順利,為神廟多采挖一些石料!”

奴隸們很快就走過橫跨在克拉蒂河的分支科塞尼河上的石橋,進入圖裏伊的三角洲地區。

清晨途徑這裏,他們總能聽到東面不遠處那高高的圍墻裏傳出來的清晰洪亮的說話聲,他們知道那是被稱作“戴奧尼亞學園”的學生在讀書或者練習演講,大部分奴隸對此習以為常,只有極少數奴隸會向那裏投去憧憬的眼神。

奴隸們過了石橋,又折向西行,地勢越來越高,地面也逐漸凹凸不平,只有腳下的這條用石磚和水泥鋪砌出來的道路始終寬敞平直。但事實上,載著石料和銅礦石的馱車經年累月的碾壓這條道路,過一段時間路面就會出現塌陷和龜裂,只是圖裏伊營造部對其的維護比較及時,同時這也促進了營造官員和工匠們在不斷的改進修路的工藝,尋找更好的材料,提高路面堅硬度和承重的能力。

道路向前延伸了一段之後,就向南、北分叉,往西北的道路通向銅礦,往西南的道路通向石礦。平時到了這裏,奴隸們就會被分成兩部分,但是這段時間因為有特殊任務,圖裏伊所有的王國奴隸都被集中起來采掘石料,所以工頭們帶領著所有奴隸一起踏上了西南的道路。

沒多久就抵達了山腳,堅硬的石板路到這裏就截止了,前方是人工開鑿出來的山谷,能夠容納幾千人的空地上錯落有致的擺放著很多形狀各異的石料,還有堆砌在一旁的無數木頭和工具。

在空地的四周是聳立的山嶺,它們的綠色地衣已經被剝離得幹幹凈凈,裸露出如白雪一般潔白的巖石山體,最靠近山谷的部分因為常年的采掘,已經被開鑿得方正筆直,在晨曦光芒的照耀下,山壁反射著柔和的白光。

這就是圖裏伊的大理石礦,它挖掘出來的大理石被希臘人和戴奧尼亞人視為最適合建造神廟的主要石料。

這時,從山谷中走出來幾個人,為首的中年人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只可惜缺了一只左手,頗令人感到遺憾。而在他身後幾個人的身體也多少有些殘缺,但工頭們沒有一個敢露出鄙夷的神色,反而恭敬的問好。

阿裏斯塔格拉斯是這人的名字,20年前他曾是這個石礦主人的奴隸,因為在挖礦奴隸中頗有威望而被其主人任命為工頭,克羅托內人攻破圖裏伊,主人一家覆滅,後來戴奧尼亞聯盟建立,他獲得了自由,並且幾次擔任輜重隊勞力跟隨戴奧尼亞軍隊作戰,幾年後就成為戴奧尼亞公民,加入了戴奧尼亞第一軍團。但是在登陸西西裏、同錫拉庫紮軍隊在梅亞羅激戰之後,他身負重傷,在醫生的搶救下幸運的活了下來,但左手被截肢,自然無法再服兵役。

不過以他所獲得的獎勵和撫恤,他多買幾個奴隸,在家裏務農種田,日子不會過得太差。更何況憑他所立的戰功,他完全可以去競選村長,然後憑借政績一步一步從村長、德莫長官、城鎮官員、城市行政長官……最終甚至有可能成為王國元老,就像戴弗斯國王的親戚帕裏安多洛斯(辛西婭的公公)一樣,有一些因為服役致殘的公民就是因為受他的激勵而走上了這條從政的道路。如果他不想讓自己太過勞累,也可以選擇去競選護民官,去維護自己和村民們的利益。

當然,如果他想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一些,也可以向王國士兵委員會寫信,申請應聘軍團武器鋪的工作。這個軍團武器鋪最初是在戴弗斯的建議下建立起來的,它將在戰場上獲得的武器、盔甲等戰利品經過修補、改裝之後,拿到市場上售賣,所獲得的利潤一部分用於死傷士兵的撫恤,還可以解決一部分殘疾士兵今後的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