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24章 降倭(第2/2頁)

而這些人被處理的原因就是他們對建州暴虐,或激起邊釁,或言語激怒建州,或越級上本,誇大其辭。

這些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是土生土長的遼東人,並非京官。這一點倒不難解釋,因為李成梁再在遼東一手遮天,總沒法對朝廷派來的官員動手。對付京官,最好的辦法就是收買。

可惜,來了個熊廷弼。雖是七品,可一點面子也不賣李成梁,上任不過半年,就向朝廷遞交了三道彈劾李成梁及熊廷弼前任的奏疏,搞得李成梁灰頭土臉,北京都察院那邊,也是被熊廷弼攪的不得安生。

“建州兵馬對外,皆是自稱大明官軍。”

鄭鐸雖是朝鮮人,但逃到遼東已有二十年了,對於建州的事情自然也知道一些。

奴爾哈赤在統一女真過程中,完全就是披著明朝的虎皮,這讓不少小部落聞風而降,尤其是更北邊的生女真。一聽說明朝官軍來了,要麽遠循,要麽被建州收服,成為其四旗兵一員。

及至對烏拉、輝發、哈達、葉赫等部的征戰,建州也是得到李成梁的大力幫助。奴爾哈赤有敗象時,當地駐防明軍就會直接出手,予以解救,甚至偽裝為建州兵馬,助其攻伐。

前薊遼總督蹇達在百年後被偽清公然從所修偽史《明史》中刪除,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蹇達在任時,頂住了李成梁,多次發動對建州的攻勢,破壞了奴爾哈赤統一女真的步伐,使建州部眾損失極重。

這位“皓首籌邊”的老人,死後連名字都被刪除。而反觀李成梁,偽清修史的評價可是高的離譜,謂之有明一代,邊事首功者。

不可謂不諷刺。

“舒爾哈齊在黑扯木,那裏離鐵嶺很近,鐵嶺又是李成梁的老家,他不可能走鐵嶺。沈陽那裏,他更不會去,所以,舍人想要攔住他,只有守在這個地方就能等到他。”

李永貞和田剛他們對遼東地形都不熟悉,唯一熟悉的沈煉又是李家的人,有關劄薩克圖的事,良臣沒敢告訴此人。現在,能幫上忙的活向導,也就是鄭鐸這幫飛虎軍的人了。

鄭鐸說的地方是長勝堡,此堡位於沈陽左衛境內,與遼西蒙古接壤。劄薩克圖奉父親之命去北京告狀,牽涉的又是李成梁,所以,此人不可能有膽量走大道,那麽,由長勝堡至廣寧,越過盤山入關,便是他的唯一選擇。

這條路,不但可以避開建州人的追捕,更可以避開李成梁的兵馬。只要入了關,任他李成梁手再長,總不可能公然派兵追殺了。

但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卻不得不解決。

那就是,魏良臣手裏沒兵。

他能通過葉赫東哥知道舒爾哈齊派劄薩克圖入關告狀,那麽奴爾哈赤和李成梁同樣也能知道。

如果兩方都做出了同樣選擇,派人追殺劄薩克圖,魏良臣想要搶下人,就得同樣有人手。

單憑鄭鐸他們五十人,未必就能擋住兩路追兵。

良臣有些為難的看向田剛和李維,心裏想著這兩個家夥是錦衣衛的人,是不是可以想辦法讓遼東的錦衣衛幫忙。

可李維卻直接讓他打消這個念頭,因為遼東的錦衣衛現在都是暗處,明面上甚至一個衙門,聯絡點都沒有。這些人擅長的也只是潛伏、偵探,要他們跟遼軍火拼,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除非,有都指揮使駱思恭的手令,但這,想都不要想。

李永貞搖了搖頭,他愛莫能助。

良臣想到熊廷弼,他是遼東巡按,名義上可以用剿匪為名頭調動兵馬,但卻不知此人在哪裏,並且,他就算調的動,調的還是遼軍。這些遼軍願不願意幫他和李成梁的人作對,也是未知數。

時間緊急,不容良臣多耽擱,他將心一橫,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了,就用鄭鐸他們去搶人。

鄭鐸他們原先就是馬匪,這五十人中有漢人,也有朝鮮人,蒙古人,甚至還有幾個女真人。

這幫人從前都是橫慣了的人,良臣讓他們奉公守法,難。叫他們殺人放火,卻是一個比一個來勁。

都說富貴險中求,扳倒了李成梁,就等於替高淮報了仇。關門軍變和建州討款的事,說不定也有機會翻盤。

鄭鐸他們肯入飛虎軍,沖的就是高淮許給他們的前程。打家劫舍一輩子,誰個不想有個安生的職業養老,哪個願意提心吊膽一輩子過的。

現在,機會就在他們面前,幹不幹,你們自己選擇。

“張公公要我們跟舍人來,我等就是豁出性命去了,只是,”鄭鐸頓了一頓,“這件事還得有些幫手才行。”

良臣無語,他要有人手,還能單靠你們?

鄭鐸卻道:“我知道有幫降倭,若舍人能放出他們,這事就有九成九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