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9章 今之局面,系在東林大君(第2/2頁)

如果孫丕揚真如他所想那般,那顯然這位尚書大人是個很可怕的人。

可怕到,做官數十年,除了搏取的好名聲外,就沒幹過正事。

唯一的發明,可能就是借著公正公平的名義,弄個抽簽派官。

當然,魏公公如果想錯了,孫尚書就真的是聖賢之人了。

幾日之後,又有消息傳來,這位近乎聖賢的尚書大人向皇帝舉薦若幹大賢,計有沈鯉、呂坤、郭正域、顧憲成、趙南星、鄒元標、於玉立、高攀龍等二十八人。

無一不是東林黨。

萬歷將這舉薦書留中了。

換作魏公公,恐怕也得留中。

自湯賓尹宣黨大敗之後,朝中“群情益奮”。

齊、楚、浙、昆四黨人都自危,四黨在朝官員和東林吵鬧不休,不斷上疏,指責孫丕揚不樹人專樹黨,要求重察。

“重察也是孫老大人主持,與堂下何人,為何狀告本官有何區別?”魏公公啞然失笑,站在船頭負手良久,轉而來到案桌前,揮毫提筆。

“擒賊先擒王,射人先射馬。今之局面,非倒東林大君不可。”

於朝堂爭鬥,爭得再兇,內閣有葉向高,吏部有孫丕揚,都察院有東林群眾,爭到最後,除非萬歷下場,否則四黨必失。

兩世為人的經驗告訴魏公公,圍魏要救趙,轉移焦點放哪朝都不過時。

什麽人才能讓東林緊張呢。

他們的精神領袖、東林大君顧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