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新艾辛格(第2/4頁)

這些巨大的裝置被連接好之後大白鯊號終於再次出現在艾辛格外海,這次它運來了城市裏最大的一個零件——主動力核心。這次我們定做的動力核心有原來艾辛格的那個三倍大,要不是因為白鯊族的技術和人魚族合並了亞特蘭締斯還真造不出這麽大的動力核心呢!

動力核心連接完畢之後進行了一次半功率試機,順便測試了一下新的推進設備。首先城市中央的巨型千斤頂把城市頂了起來,然後那400個履帶裝置統一動作的收縮再伸出,實驗了三次確認沒有異常。第四次伸出履帶裝置然後收起中央的千斤頂,那些驅動裝置依然正常的很。

因為沒有城市之樹,現在一切控制都是手動的。我們找了400個玩家爬到那些履帶裝置上啟動動力設備,然後城市框架竟然真的開始在地面上跑了起來。以後艾辛格再也不是一座被動挨打的城市了,它就要變成我們的前進要塞了。

接下來需要測試的是我們最關心的問題,城市的空中移動設備。重力反抗裝置雖然可以把艾辛格拖起來,可是由於這個設備該死的特性,城市完全無法移動,這已經成了我們行會和阿修富德的鐵十字軍心中永遠的痛。阿修福德當初就是希望能造出移動要塞才研究這玩意的,可是後來發現這東西能飛不能動,確實是夠郁悶的。

我站在城市框架的前面使用行會頻道同時向400部履帶裝置裏的玩家發部命令,現在這個時候可不能出錯。這麽大的城市,重量是難以想象的。我們要驅動這麽大的東西,使用的動力可不是一半二般的,一旦操作失誤,就會把推進裝置弄散架。這東西每個造價1200萬水晶幣,要不是二郎神以公謀私幫我報銷了大部分費用我可造不起這麽昂貴的設備。二郎神說天庭不了解這些技術設備,所以就這些東西亂報價格才好蒙混過關,因為那些大神也不知道這東西到底值多少錢。

在我的命令下400個履帶裝置的倒丫字型支撐架上都伸出了一些像機械臂,這些機械臂的尖端有一促像掃把頭子一樣的金屬絲,這個實際上就是我們仿照電刷設計的能量刷。那些履帶的夾層裏都是有重力反抗裝置的,而且位於履帶夾板兩端的重力反抗裝置都有觸須一樣的能源頭伸在外面,這個就是我們的設計。

動力核心突然開始加大輸出功率,動力網上的能量通過能量刷傳到了重力反抗裝置伸出的能源探頭上,然後再進入裝置內部。獲得能量的重力反抗裝置突然啟動,通過調節能源刷上的能源強度可以輕易的控制重力反抗裝置的浮力大小。隨著大家一起調大輸出,那些位於輪子下方的履帶板內的重力反抗裝置逐漸提高了浮力。整個艾辛格的城市框架在這巨大的拖力下緩慢的離開了地面,並持續上升著。

當下面的履帶板離開地面5米時我下令保持懸停,那些玩家立刻把動力調整到剛好保證城市框架穩定的懸浮不上升也不下降。

我再次下令啟動履帶裝置的推力設備,隨著玩家們整齊的操作,動力設備開始運轉起來。發動機的動力被傳導到輪子上,然後履帶開始轉動,城市框架竟然真的開始移動了起來,要知道此時艾辛格的框架是漂浮在天上的,它現在是真正的在飛行啊!

“哦!……”下面的玩家沸騰了,履帶推進理論是正確的,艾辛格能在空中移動了!

其實這套空中移動設備並沒有解決重力反抗裝置啟動後無法水平移動的毛病,它只是巧妙的回避了這個問題。反重力裝置只有在啟動時才無法水平移動,只要不啟動它就可以隨便移動,而履帶恰恰完成了這個目標。

履帶在運轉的時候,與地面接觸的部分實際上是沒有水平移動的,這個屬性恰好符合反重力裝置的特性。在地面上時履帶前進的作用力來自地面的反作用力,而在空中,這個反作用力由重力反抗裝置提供。

那排巨大的能量刷覆蓋的區域僅僅是位於輪子下方的重力反抗裝置,也就是說當履帶轉動起來時只有進入輪子下面的那一兩塊履帶板裏的重力反抗裝置才有能源,而一旦它們離開了這個位置就碰不到能量刷,當然也就停機了。這個設計的優點是純機械化,不需要專門制作控制系統來決定該啟動哪個設備不該啟動哪個設備,現在一切都是自動化的。不管履帶是停是走,也不管它的轉速如何,能量刷只會提供承擔重量的那幾台重力反抗裝置的動力,其他的根本就不會啟動。

實驗結束,事實證明設計完全合理,城市可以正常移動。將來的艾辛格將擁有空中移動的能力,但是想要轉向就必須先停下來,然後關閉履帶裝置上的所有動力替換到鋼軌轉向裝置上去,轉向結束再換回來繼續移動。麻煩是麻煩了點,好歹能移動能轉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