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要參加選秀(第3/4頁)

張茣的高中學業在5月份結束,但這會的NBA還在進行季後賽,這段時間他就有點尷尬了,因為他發現自己沒地方進行專業的訓練,最後只能借用原來的學校訓練館來維持狀態。

諾克斯文法高中對此網開一面,他們在休賽期特別為他一個人開放了訓練館,這才讓張茣對這家破學校有了一些好感。

諾克斯文法高中是看在張茣對學校有特殊貢獻的份上,怎麽說張茣也連續兩年把球隊帶入了全國大賽,還歷史性的打入了總決賽,並且拿到了學校歷史上第一個MVP榮譽。雖然,張茣最後沒有幫諾克斯文法高中拿到冠軍,但這些貢獻已經足以讓他成為學校歷史上的體育英雄。

很快,澳大利亞男籃聽說張茣沒地方訓練後,在五月份特別邀請他一起和國家隊訓練。

這又是一個特例,此前在澳大利亞,可沒有出現過高中生球員直接跳級跟國家隊一塊訓練的例子。

不過也可以理解澳大利亞國家隊的做法,雖然外界媒體,尤其是美國媒體一路看衰張茣的選秀行情,但是澳大利亞人還是認為,張茣是他們目前最有天賦的天才,所以把他弄到國家隊裏一起訓練,也是幫他提早適應一下真正的職業籃球,同時檢驗一下他的含金量。

張茣之前打的那些比賽,等級確實太低了,連澳大利亞男籃裏的許多球員也覺得,張茣沒準是一個被媒體炒作起來的天才,他們想看看這個高中生究竟有多天才,居然敢18歲就跑去參加選秀?

很快,張茣就在面對一群國字號球員時,繼續展現了自己出色的身體天賦。

雖然他在技術,尤其是比賽經驗上,還與這些國家隊球員差了不少,但是他的身體素質即便放到了國家隊層面上,依舊是全隊最有天賦的那個。

甚至在和國家隊的訓練賽裏,張茣還上演過正面暴扣澳大利亞幾名內線的鏡頭,這就有點厲害了。

張茣跟隨澳大利亞國家隊一塊訓練了一個月,這些國字號球員從一開始的懷疑和嫉妒,到後來不管心裏面是不是還有這類情緒,但至少懷疑早就沒有了。

在國家隊裏,張茣雖然不能再像高中時大殺四方,但他在這個年齡段就能和國家隊裏的球員過上幾手,這已經是非常驚人的表現了。

澳大利亞國家隊的球員也在暗暗嘀咕“難怪這個小子敢跳過NCAA,18歲就去參加選秀,果然是有幾把刷子,才會這麽囂張”。

張茣自己卻慢慢有了危機感,盡管澳大利亞國家隊的教練們,覺得他的天賦不是炒作出來的。

這些國家隊成員也覺得,他這個年齡能有這樣的表現已經很了不起了。

但是張茣自己並不滿意,就算他在隊內訓練裏有過不少精彩的暴扣和個人表現,但這些都不能說明什麽。

張茣自己的感覺是,他在這裏打的每次訓練賽都非常艱難,甚至好幾次都被防住了,這是他從來都沒有經歷過的事。

一般來說,國家隊的隊內訓練賽都會有專人統計球員數據,這樣才能了解球員的狀態,張茣也因此對自己的表現非常了解。

這一個月下來,張茣跟澳大利亞國家隊在一塊打了整整十次正規的隊內訓練賽,還跟新西蘭國家隊打了兩次友誼賽。

但在這12場比賽裏,他只首發了2場,場均出場時間只有19分鐘,僅能拿到7分3籃板1助攻1搶斷1蓋帽的數據,投籃命中率更是只有43%。

這樣的數據,張茣沒有一項感到滿意,他也開始對自己的NBA之旅不再那麽自信了。

職業比賽,果然不是這麽簡單,光是訓練賽和友誼賽就已經讓他感到了困難,而這就是所謂的“當局者迷”了。

張茣覺得自己的表現不好,覺得他在這裏只能擔當一個角色球員,發揮也受到了很大限制,很難再像以前那樣隨心所欲的突破得分,只能偶爾通過快攻扣上一個,但這種機會也變得非常少。

他最大的感觸是,在國家隊成體系的防守裏,他無法再用自己的速度和強壯的身體一味蠻幹了。

以往用身體碾壓就可以輕松得分,但現在卻發現,如果硬來,那就八成會掉入對手的防守陷阱裏,然後在數人的包夾中被斷球,最好的結果也是強行出手不中,然後被人打反擊。

他的投籃命中率也大幅下降,這些對手的身體素質雖然不如他,但是能用豐富的經驗和防守意識對他的投籃造成影響,大幅度降低他的投籃命中率。

在前幾次訓練賽上,他的跳投還被蓋了好幾個,這是很丟臉的情況。

但誰叫他的出手太過隨意,還保留著高中時的虐菜習慣,可此時的對手早已經不一樣了。

基本上,張茣第一次感覺到了自己不再是主角,他甚至要聽從自家的控衛指揮來進行跑位,還要給其他隊友去做無球掩護,偶爾腦袋發熱去蠻幹了,很快就會被教練和隊友叫過來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