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四個葬禮和一個婚禮(四)(第2/3頁)

而當儀式開始的時候,進堂詠唱便成了聖格利特唱詩班全員詠唱的聖詩《讓他的榮耀與諸聖靈同在》,這也是安所聖詠84篇中的第一篇,也是只有教宗去世之後,才會使用的篇章。

除此之外,即便是樞機主教,乃至於列國君王駕崩,也都不允許使用第一篇聖詠(當然,若真是奧克蘭那樣的文明大國,也有自己一套專門為皇帝至尊獨有的禮儀制度)。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我們早就已經討論過這個問題了。越是大型的組織,就越講究一套完整而成系統的禮儀典範,某種意義上,禮儀其實也是秩序的代名詞。不管教宗婭斯媞·布倫希特三世本人是怎麽想的,但她作為教宗最後一次在大眾面前露臉的儀式,也並不是她所能掌握的。

足足500人的歌詠團,都是擁有神術造詣和高亢而清亮嗓音的年輕人,在他們的演繹之下,悲傷的詠唱充滿了莊嚴和肅穆的神聖感。純粹只是從純音樂的角度來說,這當然是最頂級的。聆聽著歌聲的大家,確實感覺到了悲傷,但更多的,感受到的卻是一位偉人,以輝煌開始,以輝煌而結束。

於是,當歌聲停止的時候,身為主禮者的柯穆蘭樞機主教宣讀了禱詞。其後,參加葬禮的不同人士代表,亦將詠讀《聖典》中的不同篇章以做紀念,這其中包括了《聖者大事錄》的14章31-40節、《聖伊蘇斯致科特羅莫書》2章21-25節、《蒼空福音》6章40節《大地行走錄》15-19節以及《出格爾薩記4章》的全部內容。

布倫希特教宗猊下是一位最後的格爾薩“鬼族”人,或者說是格爾薩人和泰坦的混血,這是只要大聖堂高層和少數親友才知道的秘密。以上的這些紀念選篇,某種意義上,或者也是對她血脈和種族上的一種承認,和祭奠吧?

詠讀這些紀念篇章的,也不僅僅只是宗教領袖和各國政界代表,也包括了她私人的朋友,其中甚至包括了不少平民——其實,和奧魯賽羅一樣,女教宗也是一個交友遍天下的人。

譬如說,一位在雲中城下城區開店的普通面包房大叔。僅僅是是因為烤的甜面包相當符合教宗的口味,她便常常微服上門購買,來來去去便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友。在婭斯媞離世之前,這位普通的面包師傅甚至不知道對方便是教宗猊下本人。然而,在上台用生澀和沙啞的語氣,磕磕碰碰地朗讀著《大地行走錄》的時候,這位大叔卻數次哽咽。在場的人都知道,他不是因為教宗離開了而傷心,卻是因為一位朋友離開了而哭泣。

隨後,便是最後的道別儀式了。作為繼任的安東尼·聖·德拉沃,即是安東尼·卡爾維二世教宗猊下,走到了光彩的身邊,默默地開始為逝者的靈魂祈禱。當然,很多人看到的是,已經年老了的教宗,閉上了眼睛,低聲念念有詞,卻並不知道他在說些什麽。

“當初我來向你提出辭呈,你說等等再說。可是,我是真的想不到,我先等來的會是合理的告別啊!今年要告別的老朋友實在是太多了。你們都走了,一個接著一個,卻只剩下了我這個糟老頭子在苟延殘喘……未來的大聖堂應該會怎麽樣呢?”

“我知道,你其實是想要和奧魯賽羅合葬的呢……不過請盡管放心吧,你的一縷長發,你的日記,你為他畫下的肖像,都已經隨同奧魯賽羅的遺體消散於天際之間了。你並不是一個太計較的人,這樣,應該也就足夠了吧?反正,到了天空上,你們的靈魂也一定會相會,那時候有的是時間膩歪呢。”

“你的兩個弟子,嗯,我知道你一直都不放心他們,可是真的不用擔心。他們一直都是那麽地優秀。之後,一個將前往賽瑞迪爾教區的聖艾蕾娜大教堂,給接任我位置凱爾斯當助手;另外一位,則會進入帶刀祭司團,擔任第二總長……他們都非常優秀,如果再成長一下,是可以擔負起大聖堂的未來的。嗯,為了讓他們自然接班,我這把老骨頭看來還是要多支持幾年吧?呵,如果是奧魯賽羅留下來的那個小朋友,這樣的過渡期可能根本不需要吧?呵,婭希哦,我可不是在冒犯你,但天才和天才之間,其實也是有成色區分的。”

“是的,這三百年來,你確實是很累了。原本你便沒有想過要走上這個位置,但在夢想和責任之間,你卻終究選擇了後者。你做的很出色,沒人可以否認這一點。現在,就好好休息吧!我會堅持下去的,至少一定會把這段多事之秋給熬過去。你們啊,可要在天國多等我幾年咯。”

已經上了年紀的教宗猊下,便像是一個絮絮叨叨的老人似的,用只有他自己才能聽到的聲音,和棺材中那位永遠不會再回應自己的好友對話著。一直到教宗的侍從神官走到了他身後,用輕微的腳步聲提醒了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