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2/3頁)

大業元年,楊廣拜周國公宇文拓為帥,統領三十萬大軍,對突厥宣戰。

他這道旨意一下,所有人都認為他瘋了,大家承認宇文拓個人武力很強,但個人英雄主義在戰場上通用嗎?宇文拓不到十三歲,之前又沒有真正指揮過任何一場戰役,你現在把這幺重要的任務交給他,你是嫌自己當皇帝當得太舒服了嗎?

明夕玦用輝煌的戰績,狠狠地扇了所有等著看笑話的人一耳光。

他投軍才半年,不可能訓練三十萬大軍,所以他挑出軍中精英集訓,命令他們都要在短時間內學會讀書寫字,然後教導他們兵法,並設定一系列獎勵機制,至於懲罰……不打軍棍,你們只要抄寫我擬定的軍規就好,否則都去關小黑屋。

僅僅這樣還不夠,明夕玦結合西漢儒家公羊學派和法家學說,創立了一套言論,第一條就是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然後他反復給這些精英洗腦,比如國家大義,比如民族氣節,比如有國才有家,比如將士的職責是保家衛國,然後明夕玦將這些精英全部委派為軍官。於是明夕玦這套言論在軍中流傳開來,這種略帶軍國主義色彩的言論 向來最有感染力,加上軍人自有血性,很快被成功洗腦。連很多在軍中世家子弟都覺得振聾發聵,雖然這些言論和他們從小受到的教育截然相反,想法一時扭轉不過 來,但他們覺得明夕玦說得很對,思想的天平已經朝這方傾斜。

明夕玦知道的很清楚,要想讓那些異族安分,大隋就必須擁有強大的軍隊,所以一開始打仗的時候,他帶著一絲練兵和試探的意味,隋軍和突厥戰鬥,各有輸贏,但總體上隋軍還是占了上風。

大業二年初,明夕玦終於展露崢嶸,他率領大軍,以傷亡兩萬余人的代價擊潰東突厥都藍可汗二十五萬精銳,都藍可汗被俘,明夕玦將東突厥十七萬俘虜和東突厥大量財寶送往大興。

黃河水患越來越嚴重,大興城也出現過斷糧危機,楊廣決意遷都。明夕玦的意思很明顯,你不是要修建東都洛陽嗎?勞動力在這兒,錢也給你,你不許征調百姓,更不許亂用國庫。

鑒於要讓異族狗咬狗,明夕玦並沒有滅亡東突厥,楊廣冊封新任東突厥首領為啟民可汗,命他們納貢稱臣,每年至少為大隋提供三千匹戰馬。

大業二年末,明夕玦攻破西突厥王庭,俘虜十二萬精壯勞動力,將之與西突厥所有財富運往大興,老弱婦孺則並入東突厥,突厥帝國雖然再度統一,卻不復當年輝煌。

明夕玦立下不世之功,楊廣封他為上柱國大將軍,為大隋十二柱國之首,這一年,明夕玦十四歲。

與此同時,石之軒遊走西域各國之間,記錄山川地理風土人情,繪制《西域圖記》,獻給楊廣。楊廣晉石之軒為聞喜郡公,官拜黃門侍郎,將經營西域之事全權交由石之軒處理,石之軒在大興城外站了一夜,遙望南方,直到露水沾滿了他的面龐,他才轉身西去。

大業三年末,遼國和金國吞並突厥土地,楊廣以“幫助屬國”為借口,對兩國開戰。明夕玦重新掛帥,用了三年時間,先後擊潰遼國和金國大軍,卻沒有滅亡兩國,畢竟還要留著他們牽制蒙古。然後明夕玦照例將俘虜和物資財寶運往大隋,畢竟興建東都洛陽和修建京杭大運河都需要大量金錢和勞力。

得此大勝,楊廣封明夕玦為三公之首的太師,賞賜無數,樂平長公主府門庭若市,連楊麗華之女宇文娥英的夫家亦是人人討好,明夕玦接到楊廣書信,付之一笑。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你何須被人羞辱就要立刻討回來?你只要努力上進,等你飛黃騰達後,人人都想法設法和你攀關系,以前對你不好的人便會恐懼,若是他們算計不了你,就只能卑躬屈漆求你原諒……沒意思,真沒意思。

石之軒在西域也沒閑著,他巧用各種計謀,合縱連橫,導致西域諸國孤立吐谷渾,而後楊廣親征吐谷渾,一舉得勝,開疆拓土幾千裏,大軍凱旋而歸後,石之軒官拜民部尚書,受封為晉國公,楊廣用自己的封號來封賞石之軒,可見他對石之軒的無上榮寵和信任。

確定時機成熟,楊廣開科取士,勒令全國推行均田制,楊素提出反對意見,不料楊廣直接罷了他的官,讓石之軒當尚書右仆射。這些世家大族沒想過楊廣會對他們動手,所以他們活的很愜意,現在楊廣亮出屠刀,他們終於坐不住了。

改朝換代太過麻煩,也很容易背上罵名,所以他們只要改立新君就好,但如果要造反,必須調開明夕玦,且不說他統領的北府軍太強,單說明夕玦軒轅劍一出,就沒人受得了,“天下無敵,宇文太師。”可沒有半點謙虛的成分,世家要造反,而不是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