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緣生緣滅(上)(第3/4頁)

何為金剛禪?金剛,就是金剛石,亦即是鉆石。鉆石是天然礦物之中硬度最高的物品,堅固得幾乎不可破壞。以之造成刀具,則無堅不摧。佛門之中,就以金剛石的這種特性,來比喻佛法。所謂歷百劫千生,流轉六道,而覺性不壞。佛法之智慧,同樣如同金剛石一樣鋒利,能破除世間一切煩惱與偏見。

“禪”乃梵語“禪那”之簡稱。其意思可翻譯為“靜慮”。靜即定,慮即慧,由定生慧,摒棄紛擾紅塵的影響,使精神返觀自身,這就是“禪”。

獅子吼呢?並非真正是獅子在吼叫。佛門之中,常將佛比喻為“人中獅子”。佛陀講經,如雷震天地,如來正聲,破除一切外道異說。就好比雄獅發吼,萬獸供伏,有不可思議的大威力,所以稱呼為獅子吼。故此,金剛禪獅子吼,就是發聲若雷霆獅吼,一喝之下,即能以金剛般若,狠狠摧破外來魔頭。

佛法如此解說。但少林七十二絕技的金剛禪獅子吼,其實也並沒這麽神奇。不過就是以內家真氣為根基,震動丹田,內氣外發,揚聲暴喝之功法而已。基本訣竅,其實也並不如何為難。至於威力之大小,全看出聲吼喝者本人的內功修為而定。

以方證方丈的《易筋經》修為,一吼之下,直如雷霆霹靂,威不可擋。哪怕是托塔手丁勉、仙鶴手陸柏、大嵩陽手費彬等嵩山三大太保復活,被方證方丈這麽迎頭一喝,照樣要立刻心膽俱裂,當場渾身癱軟地暈迷倒地,不省人事。

方證方丈這份修為,已經足夠驚世駭俗了。但據聞傳說之中,有一位武功高深莫測,已達到天人之境的高僧,則更遠在方證方丈之上。他以獨門秘訣運功,發聲一吼之下,竟能在千裏以外震碎敵人的腦袋。故此又名“千裏碎腦神音”。這門功夫與少林金剛禪獅子吼,兩者間名稱或有詫異,但根本原理仍同出一轍,並無二致。

當日陳勝在《尋秦記》世界,和曹秋道座下四大弟子之一的仲孫玄華對敵。武者借取泰山法相,先摧毀其鬥志戰意,奪其心魄,然後開口暴喝,當場震得仲孫玄華倒地暴斃。而不久之前他在衡陽城外以一敵三,又是憑著一聲大喝,震得托塔手丁勉內息窒滯,就此得以騰出手來對付背後偷襲的仙鶴手陸柏。

兩次大喝,兩次均建立奇功,陳勝早從其中嘗過了好處。尤其武者深知,今後在無限神域任務世界之中的冒險,這種以寡敵眾的情況必然還會出現很多次。自己又沒有什麽三頭六臂,那麽在手腳都忙著對付敵人,騰不出空來應對第三方偷襲之時,這一門獅子吼的功夫作用之大,真是難以估量。無論如何重視,都絕對不過分的。

方證方丈既然收下陳勝為關門弟子,以他佛門有道高僧的身份,自然真心相待,絕無藏私。雖然限於少林寺門規,俗家弟子只能學習一項七十二絕技,方證方丈也不能因此而破例。但在陳勝選定了金剛禪獅子吼作為要學習的目標以後,老方丈便立刻毫不猶豫地傾囊相授。不但教導這關門弟子如何行功導氣,更把獅子吼的種種關竅一一為徒兒解說分明,各種細微轉折與變化,更親身示範。

出家人不能娶妻生子,故此對於衣缽道統的傳承,便加倍看重。方證方丈牽頭也收過兩名弟子,卻也是整整二十年前的事了。如今陳勝這兩位師兄,一位在廣東光孝寺做主持——那是六祖慧能宣講“不是風動不是幡動,而是爾心動”之妙論的所在;另一位則入主天柱山三祖寺,俱都多年未回少林了。所以方證方丈眼前的徒弟,便只有陳勝一個,然則,他又豈能不盡心培養這個關門弟子?

如此一來,陳勝的武功自然進步神速。不出三月時間,他已初步將獅子吼練成。在練武場上與黃國柏、辛國梁、易國梓等十幾名俗家弟子試演獅子吼威力,配合他新練成的神足經真氣,厲聲一下暴喝,這十幾名俗家弟子赫然全體頭暈目眩天旋地轉,再也站不穩腳步,當場就齊齊摔倒在地。

由於身在少林寺這佛門清凈之地,單純做個實驗而已,也犯不著犯戒殺生。否則的話,武者估計自己若然全力施展,則像當日青城派“英雄豪傑”那樣的貨色,甚至嵩山派千丈松史登達那種二流好手,哪怕有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同時上來圍攻,也絕對只會被自己的獅子吼一嗓子吼成白癡。

陳勝對於佛法,可謂頂多只有半桶水,不能再多了。金剛禪獅子吼能在短短時日內練到如此威力,全因為他所修煉的《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經》。這神足經合共有三十六副圖譜,圖譜上的內容,一幅比一幅更加精妙深奧,修練起來的難度,也越來越大。

開始時候,陳勝依仗著自己曾經被和氏璧異能改造過身體,體內經脈均得到大幅度強化的優勢,修練起來進展極快。不出三個月時間,已經練成了十五幅圖譜。然而從第十六幅圖譜開始,神足經的修練越來越難。即使得方證方丈這位盡心盡責到了極點的師父詳細講解,依舊還是有許多地方不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