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船山之戰十年後 24(第2/4頁)

有什麽東西對他閃爍著友善的綠光。是資源監控軟件發出的警告。他使用這個軟件是為了監視伯格森多之流私自挪用資源的情況。既然她和瑞斯特林都不在了,那麽搗鬼的就肯定是別的什麽人。歐文·維林?歐文正逐漸成為他們的心腹大患,不過,他不是那種會耍陰謀的家夥。等等。系統資源的使用率已經,呃,超過了百分之一。畢裏一時間想不通這代表了什麽——當然了,“縱橫二號”也並沒有啟發他。現在使用率已經達到了應有的一萬倍!也許“縱橫二號”發現了某種出錯的新法子。在接下來的五秒鐘裏,使用率已經達到了七百萬倍。然後他發現用戶列表裏有……畢裏·伊格瓦的名字。

有人在耍我。而且不是同學之間的那種戲弄。他瘋狂地尋找著可能性。他能關掉這玩意兒嗎?那種綠色的系統資源警報——他以前從沒見過。他向幫助功能求助,居然也得到了相應的答復:

資源監控記錄顯示,飛船已升級至標準處理元件。飛船正以零級狀態處理你的設計工作,其性能為爬行界應急處理器的一千萬倍。為使系統有更理想的表現,你應當考慮請求不確定性擴展。

“見鬼。”他輕呼道。這只意味著一件事:巨大的黑暗已經退卻,爪族世界不再處於爬行界之中。他身旁的墻壁閃動光芒,帶著原本的任務蘇醒過來。其中一些任務恐怕已有十年之久,在範·紐文完成殺戮的同時就已擱置。飛船直接結束了其中大部分任務:它確認這些已經不再必要了。畢裏的視野中掠過幾個任務。他勞心勞力構建的設計程序經過了重寫,融合了“縱橫二號”的技術資料庫,而那個資料庫如今仿佛在自行運轉一般。

畢裏盯著進程看了好幾秒,幾乎動彈不得。顯示的數據大都讓人無法理解,但他認出了它的推理模式。這是飛躍中界的自動化系統,或許是“縱橫二號”曾經有過的最高性能。畢裏驚訝地發現淚水湧出了眼眶:如此簡單的系統居然能帶來如此巨大的愉悅。這下肯定好用多了。他揮手喚出一個界面,卻沒覺得它變得友好。該死。也許他們搶救“縱橫二號”可用物資的行為毀掉了這方面的功能。又或許這艘飛船本來就沒達到那種程度的性能。他身子前傾,注視著推理模式。那也沒關系。他能看出基本的模式來自飛躍界。實景圖像應該有望實現,雖然需要自然界的物質作為來源。他的目光從一個進程轉向另一個進程,不斷提出問題,思索著答案和後果。大部分的思考仍然需要在他的腦內進行,不過在十年後的今天,他已經相當擅長這一點了。

他突然間領悟了最重要的一件事。它顯然是拉芙娜·伯格森多留下的禮物:正是那幾個簡單的窗口指示他一直該看什麽地方。那個婊子早就知道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她對“縱橫二號”進行了設置,讓它運行某個軟件以監測相關的物理法則。但剛才所發生的變化遠比程序所能探測的極限還要巨大許多倍。變化太過巨大,以至於“縱橫二號”重啟了標準的自動化系統。

他將其他方案推到一旁,要求系統給出更多細節和解釋……好吧,伯格森多用過地震來比喻界區分野的變動。畢裏的唇角泛出微笑。這話能否說得通,取決於實驗模型的概率分布狀況。這樣說來,哈!或許更合適的比喻應該是結束睡眠狀態才對。這次變動開始於一百秒鐘之前,但界區分野上升的速度之快,令“縱橫二號”僅僅過了十秒便恢復到了標準模式的自動化。之後一分鐘內的性能提升勢頭趨於平穩,現在的物理法則已經達到了飛躍中界水平。一艘像樣的太空飛船——也包括“縱橫二號”,如果他們沒把它掏空的話——可以達到每小時幾十光年的飛行速度。在宇宙的這個區域,這一點甚至更勝範·紐文到來之前。這也就意味著……

救援不再是幾個世紀以後的事了。從前,希望是如此渺茫,伯格森多的那個混賬腦袋甚至把它視為威脅。她一直宣稱救援艦隊在三十光年以外。如今,在爪族世界上,界區物理特性仍在改善之中。如果界區分野提高了三十光年會怎麽樣?

畢裏將監測程序調整來調整去,試圖察看近處的星際空間的情況。“縱橫二號”已經夠聰明了,應該能幫得上忙。噢。他的幾條命令分別得到了解釋。唯一可用的界區探測器位於飛船上。如果這艘飛船有個稍遠些的工作站——就算只是在一光年之外也好——就能得出合理的推論了。

畢裏揮手關閉異議窗口,強迫系統根據歷史數據進行推斷。得到的結果閃動著表示“極度不確定”的淡紫色光芒。系統在警告畢裏。盡管如此……窗口上顯示出一支十來艘太空船組成的艦隊,正在以超光速行駛。救援者們位於距離此處的三十光年高處,紫色的推測數據表示虛擬速度是每小時五十光年。救援者的到來用不著幾個世紀,甚至用不了幾年。按這樣的速度,他們會在一小時內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