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點之後:後人類的終極技客太空劇樂園

——查爾斯·斯特羅斯與《奇點天空》

文/卡蘭坦斯

無論老書迷或初次接觸過的讀者,許多人應該都會同意:查爾斯·斯特羅斯(Charles Stross)無疑是當代創作力最豐沛、視野最前瞻的科幻作家之一。這位硬派技客在八年間出版了十六本長篇小說,誠如紐約時報所言:“創作對斯特羅斯而言似乎易如反掌……”而他過人豐富的點子給讀者帶來震撼十足的體驗,連續六年打入雨果獎提名名單,《Asimov》雜志主編加德納·多索伊斯(Gardner Dozois)也贊道:“今日斯特羅斯走到哪裏,明天科幻小說將亦步跟隨。”只是,這位科幻新星的快速崛起背後,其實也曾有十幾年默默無聞的時刻。

斯特羅斯出生在英格蘭北端鄰近蘇格蘭的利茲(Leeds),兒時便立志當科幻作家,少年時迷上《龍與地下城》(Dungeons and Dragons),還用打字機替雜志寫文章。1986年,斯特羅斯售出自己第一篇故事,接下來幾年也賣出一些作品,只是並未受到注意,而他也聽從了建議上大學取得藥劑師資格,謀求“能吃飽飯的工作”。由於藥店被搶過幾次,總得閃躲黑幫和監視的警察,還擔憂毒死顧客而睡不著覺,斯特羅斯轉到布萊福德大學修計算機科學碩士,於90年代轉入信息產業工作,暫時放棄了寫作。直到1998年,34歲的斯特羅斯認真考慮重拾寫作事業——他在幾家創業公司的工作嚴重壓縮了寫作時間,過去的作品又沒有顯著的成就。他該不該繼續撐下去呢?

他完成、賣出了兩篇作品。但真正讓斯特羅斯一戰成名的,卻是他為逃避負荷沉重的工作帶來的精神衰弱,寫下的短篇《龍蝦》(Lobsters)。這篇後計算機叛客(post-cyberpunk)風格的故事追隨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布魯斯·斯特林(Bruce Sterling)等前輩的腳步,描述一群被人類上載至神經網絡,逃離人類掌控到外層空間去的龍蝦心智,不但登上《Asimov》雜志,更入圍2001年雨果獎、星雲獎最佳中篇。

時來運轉的斯特羅斯,終於得以出版他的首本小說《奇點天空》(Singularity Sky)——花三年撰寫,1998年完成,卻曾在某編輯的桌上未閱而被遺忘了兩年。這本書於2003年出版後入圍了2004年雨果獎,在軌跡獎年度排名第七,也在譯成日文後入圍日本星雲賞。《奇點天空》續篇《鋼鐵朝陽》(Iron Sunrise)於次年出版,兩位主角前往調查一個太陽爆炸的納粹式殖民地,卷入詭譎的政治局勢,再度獲得與果獎提名。

那麽,這本《奇點天空》究竟是在講什麽?它其實是本關於後人類(posthuman)的後奇點太空歌劇(post-singularity space opera)。

科技奇點(technological singularity)一詞由弗諾·文奇(Vernor Vinge)於1992年提出(聖地亞哥州立大學的數學與計算機教授,後來頂著三座雨果獎桂冠的科幻大師),結合前人的概念與黑洞奇異點的特性,認為當人類科技進步到某程度、使人工智能超越了人腦智能時,科技將進入指數性的爆炸成長,人類將再也無法跟上科技的進步速度。

在《奇點天空》裏,讀者將見到一個自稱愛查頓(Eschaton,有“末世”之意)的超高智慧體在21世紀早期、人類接近奇點時介入了地球,將九成人口瞬間搬移到宇宙各地,重挫人類的科技發展能力。這智慧體並在所有殖民星球留下了這樣的訊息:

我是愛查頓。我不是你們的上帝。

我源自你們,存在於你們的未來。

爾等不可在我的歷史光錐內違背因果律。否則……

愛查頓禁止人類違背因果論,包括藉用超光速飛行的相對論效應,以免改變愛查頓——一個應為來自未來的人工智能——的存在歷史。換言之,斯特羅斯讓一個在未來奇點誕生的智慧體返回過去,阻止人類抵達自己的奇點,對他們采取技術控制。同時間,愛查頓又賜與人類足夠的先進技術,好在巨變後能幸存下來。

故事從奇點結束的四百年後開始說起:距離地球兩百五十光年處,由東歐和俄羅斯裔人民組的“新共和國”是個采保守主義、實行科技壓制的保皇派極權國家。一個自稱“節日”(Festival)的先進智慧體出現在該國的殖民地“羅查德”軌道,表明只要拿寶貴的人類信息交換,便幾乎有求必應。此種人工施加的奇點,令羅查德的政經、社會體制迅速崩潰;新共和國遂決定派遣艦隊,違背愛查頓的禁令以超光速在時間逆行,希望趕在“節日”出現於羅查德軌道之前將敵人擊潰。但“節日”真是在發動戰爭嗎?愛查頓會如何反應?隨行登上艦隊的還有兩位地球人,工程師馬丁·斯普林菲爾德以及聯合國武器調查員瑞秋·曼索。他們各自背負無人知曉的計劃,深入充滿敵意的復雜情境,其行動不僅影響著新共和國艦隊的遠征結果,也包括他們是否能保住一命(實體書為定)逃出生天。